四季之花的代表,春有桃李争奇斗艳,夏有花亭亭玉立,冬有梅花凌霜傲雪,而秋天的花,则非菊花莫属。菊花被写入文学作品,最早由屈原《离骚》中的“春兰兮秋菊,长无终兮终在”开始,经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历代文人墨客多咏之。在他们的笔下,菊花意喻着隐者的超然洒脱、游子的感时伤怀、志士的坚贞高洁以及勇者的豪情壮志。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语出宋代郑思肖《寒菊》。这首题画诗通过描写菊花生长的特征,表达了自己不向新朝俯首的爱国情操。菊花衰败,花瓣并不凋零落地,而是在枝头慢慢枯萎,苏轼也有诗云:“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如果说不落地是菊花的天性使然,那么在象征着北方强权的摧残下,还能够傲立枝头,则充分体现了诗人心中的凛然正气。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语出唐代黄巢《题菊花》。菊花在瑟瑟秋风中盛开,它们“蕊寒香冷”,却不能像春天里的桃花那样,吸引蝴蝶蜜蜂来采蜜,它们只能孤芳自赏。黄巢笔下的菊花,象征着他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中的千千万万穷苦百姓,让菊花与桃花争艳,让穷人翻身做主人。语气粗豪却不失底蕴,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政治抱负,也激励着广大农民勇往向前。只是倘若真的为帝,真的能“报与桃花一处开”吗?在封建专制社会,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语出唐代李商隐《菊花》,描绘菊花可爱的姿色。紫色的菊花其色浅也不浓艳,风姿淡雅。黄色的菊花光润艳丽,给人一种温暖的感受。四组叠字朗朗上口,体物精微,着实大手笔。
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
语出宋代张抡《踏莎行·秋入云山》。这句词对仗工整,红叶在上,以碧云相衬,黄花在下,以幽岩相托,又以千万之语言数量之多,色泽明快,层次分明,正如词中所说“百般景物堪图画”,真是美不胜收。
犹喜闰前霜未下,菊边依旧舞身轻。
语出唐代司空图《白菊》。秋风起时,万物开始凋零,唯有菊花开始竞相开放,在严寒来袭之前,它们依旧在风中轻舞身姿,毫无畏惧。“犹喜”二字是对这种顽强生命力的欣喜与赞叹。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
语出宋代黄庭坚《鹧鸪天》。与上句类似,点明菊花绽放的时令,是在晓寒霜未下之时。“人生莫放酒杯干”虽豪放,但借酒消愁,以酒解忧实在是要不得。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语出唐代杜牧《九日齐山登高》。这两句是唐诗名句,表现出诗人内心的苦闷,以及寻求释怀的心路历程(古代男子亦以戴花为美)。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语出唐代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这两句诗写满园黄菊中有一朵白菊,语义平淡,妙在下句“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以白菊自喻,和“少年”一起载歌载舞,虽老但仍显青春活力,饶有情趣。
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
语出宋代杨炎正《水调歌头》。白居易说“人生无几何,如寄天地间”,既然人生如此短促,多忧又有何用,不如在三径篱边的菊丛中闲庭信步。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语出唐代元稹《菊花》。对菊花的偏爱,难道只是因为菊花谢后无花可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