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菊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山居30多年,自然教会我的那些事 [复制链接]

1#
朋友们好,我是大叔的好朋友——山里妈妈,好久不见。一到冬天,山里家家户户都在忙碌着,一边将柴禾堆满仓,一边准备越冬过年的食物。对我而言,园里有瓜有蔬,缸里有米有肉,罐里有油有盐,女儿一天天长大,日子便很知足。今天这篇文章,想跟大家聊一聊,山居这么多年来,大自然带给我的一点小思考。当我还是小姑娘的时候,我常常跟着劳作的父母,漫山遍野的乱跑,面对山野中的一切,我对世界的好奇心喷薄而出。父母在养育上不擅言辞,却总是身体力行,他们很少对我说教,更从未疾言厉色地催促、打骂过我。从小我对于色彩、数字方位,和柔软、光滑等形容词的认知,以及为人处世所需的规矩和品格,都是从自然和父母的身上学来的。当我久久地注视一朵花,屏气凝神地凝视一只蝴蝶时,我学会了上课不窃窃私语,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当我花很多时间,坐在院子里看太阳慢慢落下,蹲在泥巴地里观察蜘蛛结网时,我学会了用心倾听别人的心声。当我看到爸爸精心照料受伤的鸟雀,看到妈妈把离群的小鸡抱在怀里取暖时,我学会了悲悯和友善待人。当我看见亲手播撒的种子,在菜园子里长成结果的时候,我明白了成长没有捷径,长大需要耐心地等待。……

我在童年收获最多的,就是不被打扰,亲自去感受。等到我也做了母亲之后,我常常能发现,眼耳口鼻这些五感都是辅助,孩子用心来看待万事万物的。当我们安静下来的时候,教育往往就开始,在孩子的心里流动了。

我的女儿小名叫“想想”,因为她的性子像一只蜗牛,无论做什么事都很慢,是个很爱思考,很专注的小姑娘。她经常在走路期间、吃饭期间,全然沉浸到某个物、某件事中无法自拔。每当这时,我就会停下来,和她一起静默下来。我深深地发现,她就像很多年前,那个在自然中自由探索的自己。

蕾切尔在《寂静的春天》中写道:“如果信息是种子,日后可以成为知识与智慧,而感受就是沃土,种子必须在其中发芽生长,而童年就是准备土壤的阶段。”

我恬淡、美好的童年,直到现在仍然深深地滋养着我,那种慢慢等待冰雪消融、破土发芽的过程,那种无论生活在何处,都能拥有的丰盈内心,我正在慢慢传递给她。

四时有序,这也是为什么,冬天的西红柿没了味道,夏天的萝卜吃不出清甜的缘由。

很多看起来平常至极的一切,比如——

日间早起,

夜间早眠,

吃自己采植的时令蔬果,

依偎在安静的角落一起看书,

躺在枯叶铺的“床垫”上看云,

慢悠悠地翻找藏匿在石头下的虫,

在淅淅沥沥的下雨天出门散步,

在草虫唧唧的灯下玩手影戏,

……

每日都在我跟孩子的身上循环往复着,安徒生说孩子就是小不点,记不起自己最初是躺在哪朵花里,花儿发出怎样的香气,但是他们长大成人以后,身上却有某种品质,使他们说:“我最爱这朵花”。

比起早早让孩子识文断字,我更希望孩子开启五感,跃入森林湖海的野境,知晓二十四节气的时序,会为触摸到一朵花而悸动,会为天边的云霞而驻足。

比起让孩子活成自己的附丽,我更希望她能以生命为舟,有温度、有喜怒哀乐地活着,为“成为真实的自己”而活着。

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人,面对一丛野菊花而怦然心动的情怀。”在我和女儿各自的生命旅途中,这是我唯一想要与她共同拥有的。

我曾有过一段,被琐碎生活包围,艰难哺育孩子的阶段。所幸的是,从小接触自然的经历,让我学会了如何在困境中自救。

儿童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说“父母对子女的爱,应该是一个从分,渐渐变成60分的过程。”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我正在慢慢让自己抽离,我深知自己的肩膀承担不起,和孩子两个生命的重量。

我更明白在我是母亲之前,首先得是我自己。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并不是成为父母的续集,她是来体验、探索、感知,蹦蹦跳跳的成长和享受生命的。我们应该放下教育者、家长的身份,用尊重和欣赏孩子的眼光,向孩子学习。不得不承认,在很多方面,孩子是我们的老师。

其实,妈妈也是因为有了孩子之后,才成为了妈妈。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我与孩子“同龄”,我们在共同成长。

孩子是礼物,我们自己也是礼物,做妈妈,满分太难为自己,“60分”足矣。

浸泡在大自然的孩子,既拥有柔软的内心,又能获得坚硬的盔甲。正如毛姆所说“一个人能观察落叶、羞花,从细微处欣赏一切,生活就不能把他怎么样。”

自然中蕴含着多少奥秘,从种子到植株,从毛毛虫到蝴蝶,这是有关生命的自然探索;从虫鸟鸣啼,从一朵花到另一朵花,这是细致的观察与类比。

……

自然一直在为我们,提供无穷的探索主题,它是一本“活教材”,是永远也读不完的生命之书。

自然教育,是我们送给孩子,也是送给自己,一生中最幸福的礼物。

-END-

排版|湖乎乎,插画指导|绿色的熊,编辑|南村

图文|山里妈妈

编辑:一杰沈思敏

审核:一杰邹丽萍

早期教育

一杰家庭教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