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袪白诀窍 http://pf.39.net/bdfyy/bdflx/190322/6985653.html编者按:游婷是一位先锋学习者的家长。用她的话说,她是在大自然的包裹下长大的孩子,钟爱花花草草,在长大的过程中一直凭着直觉在生活。
她也曾疲于奔波而忘失自己,但童年的纯真与美好唤醒了她心中的“诗与远方”。孩子的出生和成长,更是唤醒她记忆深处的时光,促使她反观过往、反观自己,并与之和解......
这段文字,是她回顾与反思自己成长经历的作品,透露出她对生命的观察、对教育的思考。她的文字清新、生动,犹如春日的山野处处散发着自然的芬芳。
撰文、供图/游婷编辑/大熊、礼芊
遇见自己·上篇
01序言
感谢生命中遇见的每一个人,每次遇见都对人生有特定的意义。人世如镜,在一次次照见中,我们看见自己、调试自己。
奶奶曾说:龙生九子,九子都不同。在多子家庭里,更容易看出孩子间的不同,如思维方式、感知能力等等。
儿时,我就能体会到爸爸的辛劳与不善言辞、妈妈时好时坏的心情、爷爷的唠叨和奶奶的急性子;我能感受到他们对经济状况的无奈和人生的迷茫,这像镜子一样,也带给我焦虑的投射。当然,我也能感受到他们对我的呵护。
我不喜欢听大人们吵架,也不喜欢别人批评、评判我。我希望我的家庭圆满而温暖。
我有个姐姐,她大我五岁,我们之间很少争执或不愉快。但有一次我们很激烈地争吵,之后两人都大哭一场。后来我发现,其实我很爱她,也很感激她,大概这就是亲情,血浓于水。我们都曾在关系中受过伤,彼此都想要亲近却又似乎隔着什么。
小时候,我身边有一群小伙伴,我们彼此温暖着、陪伴着成长。
小时候我很混(四川方言,倔强),那种“混”,或许有点像哪吒吧。如果需求得不到满足,我就和大人抬杠,哭得惊天动地、不依不饶。大人说我不听话,哭起来能哭很久很久。
我清楚,自己只是渴求一个温和的回应,而非在乎物质需求能否被满足。我希望大人不批评我,而是对我说,这个事情我们办不到,但是我可以安慰你;或者说,这个事情我能力有限,只能满足你一点,但是你难过的时候,我可以安慰你;或者也可以说,听到你哭,我也很烦躁,但这是我的问题,我现在做不到安慰你,等我安静一会儿,我会过来抱抱你。
游婷的画作(根据网上的一张照片所绘,她说这场景像极了父母辈在田间劳作的样子)
如果大人们这样和我交流,告诉我实情,说出他们的真实感受,我会理解的。但是他们通常只会指责我、回避我。对我来说,即便是被爸爸打一顿,都要好受一点,至少还有互动,我也能感受到爸爸的无奈、舍不得。相比来说,妈妈的不回应让我更难受,她的回避让我如同掉进黑洞或深渊。我会琢磨:她到底在想什么,为什么不理我?
如今,当我回首过往,我也知道,当他们有情绪时,正向的表达对他们来说实在太难了。
在我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儿时曾被大人们批评、评判的那部分记忆被唤醒了,让我很痛苦。我逐渐看到,内心有一个躲在墙角,抱着膝盖独自伤心,带着恐惧、防御和攻击性的小孩,那就是我。我开始思考,为何儿时最讨厌的沟通方式,会被如今的我不加思索地用在家人身上?为什么我们不能直接表达心底的温暖与期待,而是要在情绪中直接表达愤怒?为什么?
我也曾在心里责怪过妈妈、婆婆,责怪她俩为何杀伤力那么强?这杀伤力传给我和老公,我们又传给孩子,四重攻击把孩子伤得遍体鳞伤。接着我又开始责怪自己。这些责怪,常常让我陷于两难的困境,并不停地消耗自己。
后来我去问了舅舅,从他不偏不倚的讲述中,我知道上一代有他们的无能为力和创伤。我明白了,这是一个社会性问题。即使他们给了我很多爱,但是常常被一些痛苦的东西遮挡了。我想终止这种循环,我不想让这些东西代代相传,我想让家庭幸福、我和家人积极乐观地生活。
记得有本书上这样说:“如果你没有忘记当孩子的感觉,你就会知道怎么去养育一个孩子。”孩子是我的一面镜子,反映出我的行为、我的语言、我的心,是否在表达关心和爱。每一个负面情绪背后,都有一个未被满足的需求,我要怎么调整,才能让自己感觉更幸福?在我成长的路程中,哪些是滋养我的,哪些是消耗我的?那些消耗我的东西是怎么卡住我的,我该如何去修正?我怎么才能调节我的太极八卦图,让它达到一个动态的平衡?
自此,我开始觉察自己未被满足的那一部分,我内心的《十万个为什么》再次被打开。我经常会探究几个问题:
一、童年对人一生的意义是什么?
二、家庭环境、周围环境和学校会如何影响孩子的价值观、人生观?
三、好奇心、爱和物质,如何去丰盈内心世界?
每当我回顾起自己的成长之路,我的内心就像有一个幻灯机,播放出种种画面......
02童年——对大自然的探索
回顾童年的点滴,有点像《爱丽丝梦游仙境》或宫崎骏动漫电影里的情节。那时,我对植物、动物、探险以及身边一切变化着的东西都感兴趣。
我是一个被放养长大的孩子,放养的好处是自由,缺点是如果运气不好就没有引路人。
上小学前,我会经常跟着父母走人户(四川方言,串门、出门做客)。大一点后,就不爱跟着大人了,喜欢和小伙伴玩——我们有一个美好的小团体,男孩女孩在一起玩耍。我童年的美好大多来自这里。
邻里对我的评价有好有坏。有些人说我很混,爱哭,我会怼回去——我知道那是因为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情绪得不到理解,此外,物质上也有些匮乏。当然,也有人夸我,说我游泳的时候像鱼一样自在,夸我小小年纪就会洗衣、做饭,不仅能自己上学,还能带弟弟、妹妹、小侄儿和小侄女。
(题外话:回望过去,其实那时父母也在默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