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一、了解作者
苏轼(—):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主要作品:《水调歌头》《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等。
二、句子解析
1、题目:赠刘景文
写给好朋友刘景文的诗。
2、“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尽:这里指凋谢。无:没有。擎雨盖:遮雨的盖子,这里指荷叶。擎,举,向上托。残:残败、枯萎。犹:还,尚且。
句意: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没有了,菊花虽然开败了,但是还有傲寒斗霜的枝干。
3、“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君: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
句意: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节。
三、难点探究
1、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这首诗写的是秋末的景色,是从“荷尽”——荷花凋谢、“菊残”——菊花开败看出来的。
2、这首诗突出了秋季的什么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赠刘景文》通过对“荷尽”“菊残”“橙黄橘绿”等秋景的描写,突出了菊花傲霜凌寒的气概,间接表达了对好朋友的敬佩之情,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整首诗抒发了作者的广阔胸襟和对同处窘迫境地的友人的劝勉和支持。
3、作者对菊花的敬佩、赞美之情,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4、“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这两句诗揭示了怎样的道理?
这两句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深秋虽然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
四、学习会写的字
五、学习三个会认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