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说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的花语,那么春天就属于桃花,秋天就属于菊花,冬天就属于梅花,而夏天则属于荷花。无论万物生长、世间万紫千红,荷花以她独特的美丽和清新脱俗的气质深深地印在了人们的心中。曹植在《芙蓉赋》中赞叹荷花有着无与伦比的华丽和灵动,而周敦颐在名篇《爱莲说》中称荷花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花中君子。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7首描写荷花的诗词,请你说出哪一朵荷花最美,你来决定!
01
《荷花》
清代: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和赞美。诗中的“五寸”和“贴波”描述了荷叶和荷花的位置和形态,而“画船摇”则形象地展现了荷叶随风吹动的画面。在四五月间,荷花绽放,它的美丽能够遮住美人的腰,展现出荷花的高雅和娇美。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让人沉醉在荷花的美好中。
02
《采莲曲》
唐代: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
03
唐代:李商隐
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
瑶席乘凉设,金羁落晚过。
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
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歌。
人们都夸荷花颜色艳丽,但与你的香气相比,仍自逊色。晚凉时分,人们已纷纷前往华清宫乘凉,而我和你却迟迟未去。回到寝室,灯下有佳人正准备乘船游玩。罗袜溅起湖水,灯光照在绮罗上。预计我们即将分别,她已经开始梦想着离居远方的爱人,唱着离别的歌。
04
《卜算子·荷花》
宋代:辛弃疾
红粉靓梳妆,翠盖低风雨。
占断人间六月凉,期月鸳鸯浦。
根底藕丝长,花里莲心苦。
只为风流有许愁,更衬佳人步。
古人在描绘荷花时,常常将它们与美人、心苦、风流等意象联系在一起。荷花的美,荷叶的盖,莲藕的长,莲心的苦,都被诗人巧妙地描绘出来,展现出荷花的多重风韵。
05
《苏幕遮·燎沉香》
宋代: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景是雨后清新,情是离乡之情。词人将雨后的荷花描绘得栩栩如生,而透过这美好的景色,我们却能体味到此人浓浓的思乡之情,体现出词人深切的爱国热情。
06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代: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在这首诗中,诗人用“毕竟”这个词语来强调六月里的西湖与其他季节的不同。他描述了莲叶的无穷碧和荷花的别样红,展现出西湖的独特魅力。
07
《爱莲说》
宋代: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这是北宋周敦颐的名篇,表现了作者对莲花吉祥、纯洁的珍爱。文章从“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开始,到“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结束,用对比的手法,对莲花的赞赏,对菊花、牡丹的贬低,从而表达了自己洁身自好、不随世俗的品格。
总的来说,七首荷花古诗各具特色,每首诗都能让人感受到荷花的不同魅力。无论是初夏时节的嫩绿荷叶,还是秋季女子与荷花的相伴而行,抑或是荷花凋零时的深刻感受,都能让人沉浸在荷花的美好意境中。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让我们一起品味这些绝美的荷花古诗,感受它们的宁静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