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菊花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秋季进补,疏肝暖胃,3个法子助你解肝郁,
TUhjnbcbe - 2025/5/2 17:27:00

立秋刚过,我就不明所以的肝郁了。心情突然没了色彩,身体虚乏没了活力,想哭又不知为何要哭,遇见烦心事「杀」心顿起,想发脾气,纠结在一些问题上,找不到出路……平时就容易肝郁的人,秋季特容易出现肝郁突然变重的情况。此时不要简单以为自己只是悲秋,而忘了疏肝理气。不处理肝郁就进补,易生出血瘀、湿气等。那如何判断自己是肝郁不舒?

若你在立秋后,下面这些表现突然冒出来或加重,只要有1条,那就是肝郁了:

1、心情不好、抑郁焦虑、小事发怒、经期紊乱、乳腺增生疼痛加重(左边更疼);

2、口苦、口干、咽中有异物感(梅核气)、咳嗽、牙疼、易上火、眼睛干涩、眼屎变多;

3、胸闷肋胀、忽冷忽热、体内感觉热外边手脚凉、上边热下边凉、加衣服热、不加衣服晾;

4、失眠、凌晨1-3点开始醒转、夜里做梦跟连续剧一样;

5、食欲不好、胸闷肋胀、恶心干呕、想打嗝又打不出来、便秘、小便不利;

可秋日不是要养「肺」吗?为何会出现这么严重的「肝」郁?秋日也要养肝气吗?不管它会怎样?我们一一来聊。

秋日肝郁跟秋天、脾胃受寒、性格有关

立秋后,日照继续变短,北边凉风时时袭来。天地间阳气忽然收敛,影响肝的生发功能。

素体阳虚、气血偏弱、肝郁血瘀的人,再缺少阳能量和气血外放的支持,尤其易肝郁。

金克木原本是自然的事,但若是肺肠堵塞,敛降不顺,火气堵在上焦,该升的木气也升不起来,表现为肝郁气滞。

另外是脾胃受寒湿所困。眼下虽已入秋,但还在长夏三伏天的下半场,主气依然是湿。再加上夏季吃冷饮瓜果、吹空调,肚腹受凉积累寒气的人不在少数。

脾胃一寒,气血生化受影响,肝血补充不及时,肝气升发乏力,也容易上面肝郁下面寒凉或肝血亏虚失眠。

最后是性格。平素肝郁的人性格、三观一定也失衡了。心中的「我」大了,天地就小了。「我」小了,天地就大了。

原因找到了,解肝郁的法子基本也就出来了:

疏肝理气,温暖脾肾,调理上热下寒,保持肺经、大肠经、肝经畅通;

一、拔罐或按揉穴位推荐

肺经的易堵塞穴位:

肝经的易堵塞穴位:

大肠经的易堵塞穴位:

在这几个穴位上拔罐、按揉。除了疏肝解郁,宣肺通畅,还有美容、缓解秋燥的作用哦。除了这几个穴位,肝郁还可以多揉揉膻中穴。

二、桩功——太极混元桩

肝郁气滞,一些湿气、瘀血、热邪等也会堵在身体里出不去,易造成上热下寒的情况。

此时,推荐内动外静的桩功。桩功补养气血,通经活络,引气血下行,交通心肾,还能清除杂念,助肝气生发,加速湿气、瘀血等的代谢。

动作说明

1、自然直立,两脚平行开立。头部正直,百会穴上领。

2、脊柱放松,胯下落。

3、微屈膝,两臂抬起。

4、指尖相对,合抱于胸前。初练五分钟可收功。

三、日常饮食调理养护肝脏,尝试“清肝茶”

基于长夏三伏、入秋的天时,秋季疏肝暖胃,饮食调理要兼具疏肝理气、滋阴润肺、暖脾胃祛湿气。

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学会养肝护肝,这样就可以让我们的肝脏拥有“金刚不坏之身”可以抵御很多脂肪的入侵,让自己的肝脏变得越来越强壮,根据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决明子,菊花,牛蒡根,枸杞子,桂花等食材具有养护肝的作用,将这些食材一起泡茶喝,能够很好地帮助肝脏清理垃圾毒素,减轻肝脏压力,这也是名老中医常用的养肝小食方,药食同源的原理如下:

菊花:菊花味道稍微酷苦一点,有清肝明目,缓解头痛,疏散风热的作用,平肝明目有很好的防护作用;

决明子:味苦、甘、咸,性微寒,入肝、肾、大肠经;润肠通便,降脂明目,清肝泻火,减肥,排毒排油;

牛蒡根:促进大肠蠕动,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具有散风热,消毒肿之功效;

金银花:性凉,能清除身体中的热火,还能起到解暑的效果。降低血脂:能降低胆固醇的含量,适合高血脂人群饮用。保护肠胃:能促进肠胃蠕动,还可有效的防止胃溃疡发病。提高免疫:提高身体免疫能力,抑制病毒、病毒对身体侵害。”

桂花:提神醒脑,清除口臭,辛温散寒,化痰散结,止咳平喘。桂花有辛温散寒,化痰散结;

日常生活中搭配起来很麻烦,那么有人问有没有现成的茶方来直接引用呢?找到名老中医都在用的药食同源方金银花+桂花+决明子+菊花+牛蒡根,经过科学配伍组合到一起,能够对养护肝脏气到很好的作用。

结语:肝气郁结是情志之病,首先要注意精神上的调适。找家人、朋友或心理科医生开导,排除思想苦闷;或者配合音乐疗法,多听轻松愉悦的音乐;多出去走走,放松身心,保持心情舒畅。

1
查看完整版本: 秋季进补,疏肝暖胃,3个法子助你解肝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