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茶馆茶室行业刮起新风,打造了一个除居家、工作之外的“第三空间”,吸引了年轻人的注意。
流量为王,新时代茶室备受欢迎
在如今流量和打卡盛行之下,一二线城市那快节奏和人口规模大的特性,让其只要注重推广和装修,就能通过流量吸引大批顾客上门消费打卡,打响名声。
这也就为何有些大品牌,比如“煮葉”这茶馆特意请来前无印良品艺术总监原研哉做店铺设计,用装修来打造茶室“氛围”;深圳的“teastone”这新晋网红茶馆,将大多数门店都开设在热门商圈、购物中心内,从选址装修再到产品包装,都极具调性,为的就是能吸引更多的客流量。
这时候就有人问了,花这么大资金,大家就不注重茶的品质了,还有没有人管了!说得好,这就涉及到一些经营的问题了。
有品类无品牌,各个问题要注意
要说茶馆茶室为何难以打造类似星ba克、rui幸这类大品牌,最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茶类众多,众口难调。你说你卖铁观音,我说我喜欢铁观音……从闽南的高山茶树,到徽州的古韵茗风,再到西湖的龙井醇香,各地对茶的喜好不尽相同。
二是茶文化的不同。在两广地区茶饮、早茶文化深入人心,普洱铁观音菊花茶三大首选,力压其他茶类;很多纯茶茶馆在川渝地区不受欢迎的原因竟然是“茶馆居然没有麻将桌”;而在诸如上海这类快节奏的大城市,可没啥人能闲下来叹一杯茶,还不如一杯咖啡来得快。
三是新茶饮界的冲击。如今越来越多年轻人爱上喝茶,不少饮料界大牌开始研发各种和茶组合一起的新品,比如奶+茶、水果+茶等,甚至零售界还将纯茶打造成瓶装饮料,比如三得利的乌龙茶……不得不说,纯茶的茶馆发展之路道阻且长。
这不得不回到刚刚的问题,要是茶馆把重点都投在装修和推广上,哪谁还注重口味。我觉得这还是在顾客层面的问题,经营者要是不打响自己品牌就没有人来,照样没人会欣赏到茶馆内的茶;相反顾客多了自然就有人注意茶的内涵。
把握新契机,插上腾飞的翅膀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说中国茶未来在茶馆销售端的发展就是销售品牌化、渠道多元化、线上普及化,消费时尚化。
这一切都离不开科技与茶馆的结合,像如今一些茶馆茶室都是和系统供应商合作,打造门店小程序继续店铺管理。
顾客在家就能线上使用小程序预订包间,查看包间是否在使用的状态,以及轮播图片展示包间装饰,到店就能直接用订单开门。
而茶馆商家线上可以在某音某书宣传拓客,也可以对接某团,在小程序上配置自助核销,云端管理门店,实在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