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菊花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丝绸文人扇丨梦回大宋,感受宋人雅致生活
TUhjnbcbe - 2025/6/4 21:15:00

七月流火

暑期的脚步也近了

小伙伴们做好吃瓜追剧的准备了吗

说起追剧

古装剧一直是每年暑期的大热门

无论是伴你成长的

《还珠格格》《新白娘子传奇》

还是各台轮播的

《甄嬛传》《琅琊榜》

都可以让你魂穿千古

当个有个性的古人

古装剧里精致考究的服化道

更能增添观众的沉浸感,不至于出戏

长安十二时辰官微图片

而年初的热播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更是以堪称业界良心的服化道设计

俘获了一众少男少女

和姥姥姥爷的芳心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场景图

从拍摄选景到场地布局

《知否》完美展现了宋代的市井风貌

大宅府邸、街头瓦巷

每一帧的画面都好像在欣赏

一幅幅精美的宋代风情画

宋代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高峰期

被欧美学者称为“东方的文艺复兴”

在社会人文艺术的影响下

宋代士大夫普遍追求雅致隐逸的生活

宋人吴自牧在其笔记《梦粱录》记载:“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

此四艺者

通过嗅觉、味觉、触觉与视觉

品味日常生活

真正将艺术与生活融为一体

1

烧香

和我们平常考前烧香不同

宋代百姓更注重日常生活的仪式感

实力演绎“如何把生活过成诗”

南宋刘松年《十八学士图》局部

比如咱们爱吃肉的北宋大文豪苏东坡

就十分青睐焚香静坐来消食修身养性

他在赴海南儋州途中购买十多斤檀香

并且自建一“息轩”

平时闲来无事就在轩中焚香静坐

甚至还题诗曰

“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

真是“天上一天,人间一年”,快活赛神仙啊

宋马远《竹涧焚香图》局部

除了香料

宋代还流行鸭、兽造型的熏炉

这些多以金属制作

称为“兽炉”,亦称“香兽”

这种鸭、兽形的熏炉也是宋词里中的常客

欧阳修的《越溪春》“沈麝不烧金鸭冷,笼月照梨花。”

柳永《祭天神》“忆绣衾相向轻轻语。屏山掩、红蜡长明,金兽盛熏兰炷。”

宋佚名《调鹦图》

2

点茶

如果宋代人看到我们花上几个小时

等一杯网红拉花咖啡

一定会笑掉大牙

因为这个技能他们早就get

并且玩出花来了

茶百戏是宋代点茶法中衍生出来的

显示点茶人高超技艺的一种点茶方式

南宋刘松年《茗园赌市图》局部

宋时善于分茶之人

可以利用茶碗中的茶汁水脉

创造许多富有变化的书画来

从这些碗中图案里

观赏者和创作者都能得到美的享受

而这种技艺高超的点茶能手

被称之为“三昧手”

北宋苏轼《送南屏谦师》诗曰:“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

南宋佚名《春宴图卷》局部

如果说,唐代的煎茶重于技艺

那么宋代的点茶更重于意境

从焚香净心、文烹龙团、臼碎圆月

到茶瓶点冲、茶筅击拂

16道极为讲究的点茶工序

水波流转,暗香浮动

将风雅演绎到极致

南宋刘松年《撵茶图》

3

挂画

在电视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

明兰住进“暮苍斋”之后

便将母亲留给自己的

《李娘子镇守娘子关》挂起

这情节也从一个侧面展现了

宋人的挂画风潮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剧照

宋朝文人聚会时

通常会挂出自己的美术、书法作品

或者取出自己收藏的珍品

供大伙品评和鉴赏

刘松年《十八学士图》局部

宋代的汴京城里设有“四司六局”

其中的“帐设司”

专门租赁屏风、绣额、书画名贵物品

而“排办局”则可以帮你挂画、插花

把宴会布置成文人士大夫的雅集样式

让一场宴席办得特别有文艺气息

宋张训礼《围炉博古图》

这样便利的服务催生了挂画风尚

宋代的茶肆酒馆、平民人家均有挂画

从北宋的汴京城延续到南宋的临安城

数百年间挂画之风未曾间断

4

插花

宋人对鲜花的热爱是众所周知的

每年春天都会举办盛大的“花朝节”

宋人还有“簪花”的习惯

不论男女,不分贵贱

都以簪花为时尚

北宋苏汉臣《妆靓仕女图》局部

宋朝又是中国插花史上的鼎盛期

赵宋皇室与政府

就是这一插花潮流的引领者

每逢花季,临安后苑都要“妆点一新”

用名贵的器皿簇插珍品牡丹等鲜花

陈列于宫中,供人观赏

南宋佚名《盥手观花图》

士大夫更是以插花为尚

许多首宋诗都曾记载

如高翥的《春日杂兴》:“多插瓶花供宴坐,为渠消受一春闲。”

苏辙的《戏题菊花》:“春初种菊助盘蔬,秋晚开花插酒壶。”

有些风雅的文人出游

也要携带桌几,

“列炉焚香、置瓶插花,以供清赏”

宋李嵩《花篮图》

看了宋人“如宋瓷一般精致的生活”

大家是不是和西泠君一样

觉得自己活得又俗又糙呢

别灰心,今天西泠君就给大家

推荐一组以宋画为创意灵感的丝绸文人扇

让您亲身感受宋人雅致的生活美学

瑞鹤盘旋,如云似雾

如洗碧空,天趣盎然

任逸兴湍飞,凌霄之上

太平休憩,回眸生媚

鲜妍桃花,轻敷淡染

将思念倾吐,至你心间

牡丹吐芳,国色天香

彩蝶相嬉,白头互啼

愿为解语花,静听呢喃

碧桃同心,并蒂连枝

瑶海霞满,绥山路迷

入世外桃源,春色满怀

风荷娉婷,莲叶接天

蜻蜓款款,波光粼粼

偷浮生半日,夏日拾趣

白梅凌寒,暗香脉脉

雀立高枝,双目灼灼

怀鸿鹄之志,静待新生

此款产品由西泠文创精心打造

丝绸扇面彰显西泠文人

柔而不弱,韧而不屈的风骨

是林逋先生梅妻鹤子的清高

是文彭琴罢倚松玩鹤的恬然

是西泠八家兼容并蓄的包容

是七任社长励精图治的魄力

西泠中人将江南文人的秉性落到实处

诗书画印,洒落片片湖山之间

丝绸高清彩色印刷技术

拓宽了传统制扇的色彩边界及图案表现方式

用特种光固油墨代替普通胶版印刷油墨

提升扇面的色彩饱和度及色彩牢固度

大量参考传统刺绣工艺

宫廷缂丝工艺以及现代数码提花工艺

打造出丝绸彩绘版的“金线描边工艺”

将每一副已被岁月侵蚀过的原作

以几千条烨烨生光的线条重新呈现

展现出丝绸彩绘扇面的立体感及层次感

为整把丝绸团扇画龙点睛

扇柄选用温润的紫光檀木

经过二十余道精心打造

长度适宜、握感舒适

1
查看完整版本: 丝绸文人扇丨梦回大宋,感受宋人雅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