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菊花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朱生龙人心向暖寒门不寒靖远一中首届
TUhjnbcbe - 2025/6/23 23:51:00
北京比较好白癜风医院 http://www.kstejiao.com/

年,适逢靖远一中建校80周年,学校组织编写班主任工作《杏坛春晖》以示纪念,特别是一些“特殊”班级的“前世今生”在学校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犹如一朵朵盛开的花儿争奇斗艳。每一个“特殊”班级的存在都有一段时代的“姻缘”。就像我今天要记下的这个班级——珍珠班,只不过我自己觉得“珍珠班”不是“特殊”而是“特别”的班级了。

有美不扬,天下何观。作为靖远一中“珍珠班”和“弘文班”的首届班主任,今天,又在一个“特别”的日子记下曾经“特别”的事。下午时分,年高考录取捷报再传,今年所带“弘文班”的学生又创造了历史:张宏智同学成为靖远一中历史上第一个被清华大学录取的文科生……人大、南开、中山、中国政法、北师大、北外等名校纷至沓来,第一届“弘文班”又创造了学校文科发展史上的“第一次”。欣喜之余伏案疾书,在感恩母校八十华诞之际,记下“珍珠班”留在靖远大地上的“故事”和“弘文班的”修德弘文、誓心必达”,不为自利,只为利他。因为自己觉着,教育就应该向他人传递生命和道德的气息。

人心向暖/PEARLFATE

年秋季,在一次学校行政会上对几个“调皮捣蛋”的学生按照校规校纪做了处罚。会议之余,大家都在讨论学校内经常或者最容易犯错误的学生都属于哪一类家庭。在一旁的我,边做会议记录便思考,也想起发生在我的同龄人中的那些“捣蛋学生”的是是非非。会后,“捣蛋学生”或者“问题家庭学生”如何教育成了我良久思考的问题。因为,有些学生不是天生就“捣蛋”,有些家庭也并不是因为自身的不努力而“分崩离析”或者家徒四壁,也有贫病交加、飞来横祸等偶发灾难造成家庭的七零八落、贫困至极的。我在上学的时候,有一部分同龄人先后辍学,就是因为“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的经济窘状让一颗努力向上的心无可奈何,有的同学甚至是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了。有时候我在想,要是当时能遇上哪位爱心天使在这些同学最困难的时候帮一把,也不至于辍学甚至沦落。

走上教师这个岗位,我坚信教育的目的是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教育应该是“防患于未然”的先知先觉。“问题学生”事出必有因,如果能及时发现、尽最大可能减少“问题”的滋生或者膨胀,再加上正确的引导和培育,这才是真正发挥了教育的效用,让“问题学生”变得“没问题”这才是教育的抱朴本质。

世事如棋,缘即如风。年9月13日下午3时,吴贵栋校长电话通知张维发副校长和我一起去会宁三中,是参加白银市侨联负责联系的一个资助项目活动,很特别,值得学习。

也就是那次学习参观和深夜的一次“特别”交流,深深触动了我的灵魂。第一次感悟到爱心帮扶与公益捐助的力量对教育有如此大的效用,我萌生了在靖远发起“捡回珍珠计划”的强烈想法,总觉着公益捐助的本质应该和教育的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要具备大德大爱大情怀的品质。

锦绣有光摇竹影,珍珠无价买春华。返回靖远之后,我便着手家访,用行动呈请基金会的“礼遇”,祈祷着“爱”的种子在靖远大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年4月17日,浙江省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第一次派傅静秘书长和潘瑜老师来校考察“珍珠班”建设事宜。在两位爱心人士返回浙江后,我以两封份长信“安放在贝壳里的梦和幻影”、“唯美的遇见,留给苦难一个背影”通过白银市侨联秘书长张明琴转发给两位老师,敬呈基金会,希望能在白银市增设“珍珠班”对靖远地区的“寒门学子”进行帮扶。静水流深、爱融于行,几经波折后,基金会发函指定我作为“珍珠班”的第一届班主任,秋季按照40人开始招生(关于“珍珠班”更为详实的介绍我在年12月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贝壳里的梦》一书中详细记载,有缘者可进一步阅读了解)。

年秋季,靖远一中“珍珠班”的顺利开设是在国家“精准扶贫”的大政策背景下建立的,为靖远地区因各种问题导致贫困的家庭和学生带来了一连串的福音,也是学校进一步帮扶贫困生和解决“问题家庭学生”的一项非常有意义的爱心工程,从很大程度上也填补了“教育精准扶贫”的空白,也对作为国家深度贫困县的靖远县脱贫攻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珍珠班”三年,从“珍珠之家”到“大爱书屋”;从“珍珠引路”到“崇世励学”;从“家的故事”到“黄金阅读”;从教室文化到宿舍文化;从夏令营到外出研学;从“仁义礼智信”到“温良恭俭让”;从“每周之星”到“全国美德少年”;从“县先进班集体”到“市先进班集体”;从“珍珠1号”到“状元奖牌”……太多值得骄傲的过往值得珍藏和记忆。还记得吴校长说的:“校园里见到学生向我问好的,大多数都是珍珠生”;还记得,“珍珠班”学生考全校第一名时的喜悦;还记得“珍珠生”考县状元的欣喜;还记得因为“珍珠班”学生“人好”的故事竞选成功的学生会主席、广播站站长,还有我们一起“游”的那些快乐时光,生日Party,包饺子、开晚会……谁说寒门再难出贵子,就像当时很多老师、家长和同学说的那样:“珍珠班”的学生用行动证明了,靖远娃娃——能行!

仁心为慈,济困为善,暖心的事情都很难忘。因为“珍珠生”的良好表现,学校一些老师无偿捐赠衣服、文具等,在我筹划建立“大爱书屋”时,学校也有老师义务来整理书籍、填写书签。西北师范大学实习生张鲜鲜同学写给“珍珠班”的尺素、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团留给“珍珠班”的祝福等等,拳拳在念、低回不已。更有一件很特别的事情令人难忘:学校几位聘用的临时工平时整理些垃圾卖了一部分钱,有一天70多岁的曾师傅给我带来块钱,说办“珍珠班”是个积德行善的好事,我知道你带“珍珠班”不收学生班费,“珍珠班”的娃娃不容易,那些娃娃对我们也挺好,也帮过我们,从来不偏看我们这些下苦的,我代表我们几个老汉把这些钱给你当班费,你留下……那一次,我真的感动了。自链家集团贾生平女士给班里第一笔班费之后,我没想到第二笔竟然来自几位校聘老师傅之手。百般推脱,曾师傅说你不收就是看不起我们这些老汉。后来,我收下了这份情谊,也知道了曾师傅等老师傅准备离开学校回家安度晚年的事。因为感恩,只能通过其他渠道给予几位老师傅更多的补偿。很多感动的实例不能一一叙述,愿有缘人能接触到《贝壳里的梦》那本书,了解真实、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我们一次携手为了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一起努力。

黄金非宝书为宝,万事皆空善不空。首届“珍珠班”学生自身的努力超乎想象,由原来的40名同学,到毕业时的51名同学,不断的家访、不断的帮扶,“珍珠班”资助方黄崇美阿姨说“苦难是化了妆的幸福”;颜妏如女士讲“悠悠书海,胸怀大爱”;袁虹教授说“西北汉子的胸膛里是一团火,点燃着自己,温暖着孩子们”;王晓红博士感叹“教师强则少年强,少年强则中国强”……“珍珠班”人数的增加完全出于爱的馈赠,珍珠班的磁场完全来自博爱的南北极。

一个人的旅途,也是一群人的风景。一次次家访,就是一段段难忘的回忆:芦草沟梁上遇见漫天冰雹;黑虎岔坡上因暴雨过后道路湿滑汽车差点掉进悬崖;高湾沟里汽车陷入水沟;东升乡里被大狗狂追……一幕幕的惊险都幻化成了以后学生给我的一次次惊喜。我曾经告诉学生,我从来都不怕现在的一贫如洗,就害怕咱们自己的一蹶不振,只有站起来,怀着一往无前的信仰,才可能有一技之长或者一鸣惊人,瘫倒的野马永远追不上狂奔的蜗牛,实现梦想需要外界的帮助,但更需要的是本身强大的内驱力。

“珍珠班”的三年,作为班主任来说,在德育方面的付出是最大的,交流、谈心,鼓励、帮扶……完全站在一个“大家长”的层面使尽浑身解数陪伴和守护。过去的记忆就像一部电视剧一样。蒙太奇的光影,有时候感动得让人泪流满面,有时候气愤得让人心肺俱炸,有时候幸福得让人觉着此生无憾,有时候让人觉着“庶子不可教”……“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只有经历过才知道什么叫做刻骨铭心。“竹杖芒鞋轻胜马”的从容,需要“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更需要“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执着和超然。

事虽不易,但过去了,满怀成就,满心欢喜。年4月,有幸随基金会组建的考察团到台湾交流学习。年10月,我在白银市文明办、白银市教育局等部门联办的白银市“道德讲堂”开讲现场做了“静水流深,爱融于行”为主题的报告,讲述靖远地区“捡回珍珠计划”的故事,会场上多人响起了很多次掌声。时任白银市教育局局长余进祥非常赞赏“教育精准扶贫”的提法和做法。近些年,先后在靖远、兰州、浙江等地做“四有”好老师、师德师风、骨干教师培训、班级管理经营等为主题的报告;也有幸受邀在“捡回珍珠计划”陕甘宁西部论坛、甘肃省广播电视总台“对话陇原致敬陇原教育者”栏目中交流分享和接受采访。

年10月,基金会创办人一行来校考察,看完留言“不一样,就是不一样”,“珍珠生”不是“贫穷和落后”的代表,而是满满的励志和正能量。后来创办人王建煊老先生在我出版《贝壳里的梦》一书时亲笔写了一份“珍珠生跃马中原,展翅上腾”的序言。

“捡回珍珠计划”路上的“育珠人”能成为“接受爱、传递爱”的“击鼓人”是何其有幸。带“珍珠班”期间,时任县委书记郑钰和县长刘力江,市县主管教育相关领导先后到“珍珠班”指导调研。时任刘力江县长也亲自带团到浙江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考察过。这让我想起了当时刘力江县长来靖远时帮助靖远一中设立“弘毅班”奖助学金(每年54万)和郑钰书记鼎力支持敬立靖远一中第一任校长苏振甲雕像的事。作为地方的父母官,情系教育,助学兴教之厚德值得铭记。

美好时光

loveforever

寒门不寒/PEARLLOVE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年第一届“珍珠班”顺利毕业,冲天喜报透乌兰,满城尽带黄金甲,高考的各项指标均超额完成,甚至是翻倍完成。一连串的惊喜让我对教育本身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和认识。在最后的毕业分别会上,更让我感动的是白银市侨联领导和时任教育局局长韩亮出席。

年的那个暑假,当同学们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同学们循着我当年走过的路,相互走家传户,相互鼓励道喜,让我感动的是高湾那道大山沟里,同学们遇上的洪水比我当时遇上的还要大,学生们光着脚丫,提着鞋凫着水过,等过去了还给我打“老班啊,我们已安全到达,您当年为了我们逐一家访,真不容易啊。”

其实,不管怎样的付出,我都担心同学们在高考中考得不理想。所以,我在平时写书稿的时候有时会情不自禁的流泪,因为我也害怕所有的付出变成一部“悲情故事”。高考过后,喜报频传,看着同学们满足的笑脸,我立刻重新整理书稿,是学生的行动硬生生让我将书名《流泪的青春》改成了《贝壳里的梦》。

点亮生命,与爱同行。“珍珠班”的成功大大激发了我将这些学生的真实故事写成书出版发行的欲望。教育是最直接最彻底的精准扶贫,教师是最伟大最荣耀的金牌职业,教书是最本真最修心的雕塑工程,育人是最博爱最无私的情智园丁,拷问灵魂,亲近教育的诗和远方……一系列的词句涌上心头。我重新翻阅了张克让校长以前写过的《滋兰树蕙录》,也很荣幸的得到了张克让校长“珠光闪亮蕴大爱”的序言和王松山老先生题写的“贝壳里的梦”书名。

年12月,《贝壳里的梦》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册,浙江省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鼎立支持,在全国近30个省市区联系发行。在本地区,很感谢当时教育党工委的关爱,有一部分书作为“党员活动日”的读本,但大部分都送给我认识和不认识的学生了。不论怎样,我觉着自己也算是认真做了一件事的。后来,这本书在京东、淘宝、当当,包括孔夫子旧书网上曾一路紧俏直至售罄。有些学校甚至专门选择了这一本书做图书交流会,一时得到了很好的反响。

我想,这本书能在大范围的传播开来,完全源于人性的良知和对教育本质塑造的愿景。后来,也有人问我花一二十万出这么一本书有什么意义。其实,成书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人心向暖,寒门不寒,让更多的人看见,教育是最直接最彻底的精准扶贫,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除此之外,也是自己对热爱教育的父亲逝世十周年的缅怀,是对天下父母的致敬。

也许我所做的努力只是杯水车薪,但我坚信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走过“捡回珍珠的路”,总觉着教育锦绣繁华的康庄大道上,“雪中送炭”“面对一丛野菊花而怦然心动的情怀”不失为“一朵云”“一棵树”的灵魂挚爱。

从事教育工作以来,我总觉着“人好啥都好”。一直认为应试教育也只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分数”只是中国学生素养的副产品、是激发学生内驱力之后水到渠成的结果。我也告诉我的学生:爱使我们在一起,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高考后不要留下太大的遗憾就算取得阶段性的胜利了。带班主任至今,很感谢我的运气和命运,不论是怎么样层次的班级,至少到现在都超额完成了各项指标,甚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小小的历史。16年间,先后获得了5个市县先进班集体,2次县优秀班主任,3次“市园丁”,1次甘肃省优秀班主任“省园丁”……在别人看来是“荣誉无数”,可在我心中,那些“班主任奖项”的背后,是不舍昼夜的付出。抚摸着那一张张荣誉证书,我知道汗水与泪水交融的味道,我也懂得荣誉与幸福的滋味,我更明白:师者,没有学校这个平台,没有学生这个群体,自己啥也不是!当我站在白银市首届“美德教师”表彰大会的领奖台上;当我捧起白银市“奉献铜城建功立业”百名优秀知识分子的奖杯;当我展开甘肃省优秀班主任“省园丁奖”的证书;当我小心翼翼的拿起可爱的学生给我那么多的小卡片、千纸鹤和一些手工作品的时候,我知道“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这一生注定融在教育的星辰大海里,向着光,一路奔跑,直到梦的尽头都是快乐的。

年11月,受读者集团温彬校友的推荐,我写的一篇文章《如果没有那次相聚,也许我早就嫁人了》登上《读者》(校园版)。一时“北边珍珠爸爸”的故事刷爆朋友圈,受到了很多媒体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朱生龙人心向暖寒门不寒靖远一中首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