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菊花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红楼梦菊花诗社裁判长李纨公正评诗菊花诗赛
TUhjnbcbe - 2025/8/4 19:43:00

李纨笑道:“等我从公评来。通篇看来,各人有各人的警句。今日公评:《咏菊》第一,《问菊》第二,《菊梦》第三,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了,只得要推潇湘妃子为魁了。然后《簪菊》、《对菊》、《供菊》、《画菊》、《忆菊》次之。”

宝玉拍手称是,极公。黛玉自谦一番。又赞湘云的圃冷斜阳忆旧游,背面傅粉。接着大家你一句我一句互相恭维吹捧一气。宝玉笑道我又落第了。

菊花与梅、兰、竹并称四君子,又象征着高洁的品格和气节,象征大观园的女儿们。十二首菊花诗是对女子命运的一组咏叹。再美的菊花也终将面临无奈的凋零,现实总是残酷的。秋菊枯老枝头,令人伤感;大观园上空笼罩着末世危机的阴霾,这是作者寄托在女儿身上的伤感情怀。

《菊花诗》寄情寓兴的一面值得注意。每首诗有各自的特点:贾宝玉的种菊归结为绝尘离世;史湘云虽一度来新梦,终究梦也空,美满生活未能淹留;林黛玉的孤标傲世和幽怨,登仙的寓意说得更明白;从残菊诗看探春,可知她运偏消时如菊之倾欹、离披,境况也大不如前,万里寒云、分手而去象征她远嫁不归,所谓明岁再会、切莫相思等慰语,不过如同元春临去那番告别话而已。

从公评论言外之意,上次有失公允。黛玉却自谦我那首到底伤于纤巧些。李纨道:巧的好,不露堆砌生硬。转眼李纨之风格喜好竟然大相径庭。黛玉和宝钗的水平没变,风格没变,变的只是人心。

咏菊花诗,李纨认为黛玉的三首诗《咏菊》《问菊》《菊梦》。一个新字成为黛玉连中三元的致胜法宝。黛玉还自谦不够大气的。李纨说是巧得自然,不露痕迹。宝玉爱屋及乌,心爱之人独占鳌头,忘形地拍手叫道极是公道。

菊花诗社宝钗还想拿第一。却被评列为第七和第八,宝玉的两首落第。作者在这里所要写的,已经不是诗学上的问题,而是人和人的关系了。

宝钗才憋足一口气,要在菊花诗上大显身手。宝钗抓住帮湘云做东的时机,薛宝钗帮湘云,背后玄机很深,另文分析。也是为了有备而战。宝钗知道,海棠诗的第一,李纨力排众议偏颇太过明显,不能服众。这次她想实至名归。你看她出题所订的规矩,依然是含蓄浑厚,这是她之擅长,束缚风流别致的黛玉。出题限韵都是宝钗和湘云拟定的,他俩多一夜准备时间,大占先机。但是宝钗求胜心切,忽略了李纨的心情。李纨顺从大家的意思,一下子就给黛玉三个第一。黛玉包揽前三。簪菊是探春,对菊供菊是湘云,

宝玉最懂得欣赏别人,永远没有嫉妒,几乎忘我。宝玉欣赏每一个人的独特性。他身边的每个人在他眼里都那么精彩。

菊花本身非常高雅,什么都不争。林黛玉在菊花诗上夺得了魁首,她的真性情是纯粹的。她活在人世间,高傲、孤独,没有丝毫妥协当然注定是个悲剧。

论写诗的实力,宝钗并不比黛玉差,只是黛玉写诗更有激情,临场发挥更好些。上次虽说李纨确实有偏袒宝钗,但毕竟宝钗的诗也很争气。咏白海棠,林黛玉和薛宝钗二人都能有感而发,写出好诗。但这次是写菊花,宝钗就完了。

黛玉的孤高傲世像菊花,让人敬;湘云的耐寒怒放像菊花,让人爱;探春的特立独开像菊花,让人叹;宝钗哪有一点像菊花,她写不出上好的菊花诗,她只能想象《忆菊》、《画菊》。而黛玉选的《咏菊》、《问菊》、《梦菊》,湘云选的《对菊》、《供菊》、《菊影》,对菊花明显亲近得多,情感深得多。这一次,李纨非常公正,一是黛玉确实写得好,二是宝钗的诗真的上不了台面。

宝玉的兴奋并不意外,因为黛玉胜了。探春的话让人不太舒服,有些硬把狗屎说成金的意味。这说明,探春对宝钗的印象更好,咏白海棠就只有她一个人随着李纨力挺宝钗的诗,这次,竟然把无灵感、无新意说成沉着。从另一个方面说,宝钗的做人技艺无人能敌。探春并不真正了解宝钗。

1
查看完整版本: 红楼梦菊花诗社裁判长李纨公正评诗菊花诗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