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菊花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野菊花的质量调控
TUhjnbcbe - 2021/2/27 0:37:00
写在前面

野菊花是常见的药材,在许多地方许多山里面都能看见。上次介绍金荞麦的时候,提到了毕节中药材市场。

市场里面的人告诉我,这种野菊花含量达不到药典,价格每公斤卖的比市场价格低10多块钱,会有人买去,和高含量的掺一起卖,就能合格了。

从市场思维,这样属于奸商,但换个思路,其实这样也挺好的。

高含量搭配低含量,为了保证成本最低,该值一般会调控到与药典标准接近。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他保证了中药因为产地等各种差异导致的药力不一,使其趋近于一个平均水平,从一定程度保证了中药含量的稳定性。

再换一个思路,类似发达地区带动贫困地区发展,共同致富,高含量的拉着低含量的一起走进市场,也给某些野菊花质量弱一些的产区带来销路,创造财富。

市场的调控,有些不太能认可,但有些调整,倒是可以接受呢,比如野菊花的这种模式,我们看一看文献中野菊花的介绍。

药典上的野菊花

本品为菊科植物野菊(Chrysanthemumindicum)的干燥头状花序。秋、冬二季花初开放时采摘,晒干,或蒸后晒干。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测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蒙花苷(C28H32O14)不得少于0.80%。

苦、辛,微寒。归肝、心经。

清热解*,泻火平肝。用于疔疮痈肿,目赤肿痛,头痛眩晕。

9~15g。外用适量,煎汤外洗或制膏外涂。

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

文献中的野菊花

野菊花为菊科植物野菊(Chrysanthemumindicum)的干燥头状花序,广泛分布于我国大部分省市。

野菊花为传统中药,《名医别录》记载其“性微寒、味苦、辛,归肝肺二经,具有清热解*、清肝明目的功效。

临床主要用于疔疮痈肿、目赤肿痛、头晕目眩等症状的治疗。

我国野菊花资源分布广泛,产地的自然环境差异大,对22个产地的野菊花样品,进行质量分析。

年版药典规定蒙花苷质量分数,不得少于0.80%,22份不同产地的野菊花药材,达到药典标准的占总数的59%,蒙花苷质量分数在0.31%~2.31%。

其中来源于安徽、江苏居群含量较高,而来源于湖南株洲的居群最低仅为0.31%。

野菊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受气候、土壤等环境因素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地理分布差异。

从地域分布来看,江苏和安徽产野菊花中蒙花苷含量,90%达到药典标准,绿原酸含量也较高。

且两省地理位置相互靠近,与其历来为野菊花的主产区相映证。

除环境因素外,遗传因素可能也是造成野菊花化学成分含量差异显著的主要原因,对此可从分子生物学水平进一步研究。

声明

医家讲求“辨证施治”,人人“证”皆不同。本

1
查看完整版本: 野菊花的质量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