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尧,字春生,又名竹史、烟霞客,住巢县烔炀镇小李村,清代著名民间画家,生卒年不详,认为他是清康熙乾隆间人,现在基本上公认他为清代咸丰同治年间人。
许尧是一位有影响力的画家。光绪十一年()编辑成书的《庐州府志》载,许尧字春生,巢县高士,擅丹青,为世所称;清末民初的画论家李放著有《画家知希录》,李放认为有些画家之行迹,“可谓画苑之嘉谈,艺林之盛事”,但画史未载,鲜为人知,是以把他们写出来,该书卷六中载入许尧;上世纪三十年代,寿州人张树侯先生所著《淮南耆旧小传》里,也载入许尧事迹,并认为许尧是咸同间人;朱万章《祝枝山楷书简亭记考论》(年08期《书法》)里,就祝枝山《感知己赋》后的题跋里出现“春生”名字,分析道:“春生”则至少有四个,分别为江苏昆山的钱本选、江宁的郑廷杰、安徽巢县的许尧、浙江钱塘的孙允中,四人均擅书法或绘画,但没有更多的资料显示他们的详细情况,因此谁是此文中之“春生”,还很难界定。以上种种,足以说明许尧在画史上的地位。
许尧一生厌恶社会污浊,不追求功名利禄,有资料显示他“画愈工而穷愈甚”,平时住茅屋几间,穿家织布衣,家中常无隔夜粮。然而贫穷并没有能限制许尧的想象力,长期的贫困生活,画家也并没有潦倒,许尧依然豁达大度,一生留下不少佳话。好不容易从朋友处借了些米回家度日,看到比自己还穷的,便慷慨分给他一半,解衣衣人;许尧喜欢喝茶,老年卖掉几间茅屋,寄居寺中,朋友知道他买不起棺材,就为他提前置办了一副,放在寺中,时逢大雪,寺内没了烧茶的柴,“乃日削棺木以煮茗”;他还写有《送穷歌》:天付穷骨撑嶙峋,破帽遮头几十春……矮矮几板破院墙,半间茅屋灶连床……人皆怨穷送穷去,我独喜穷留穷住……。读此诗,许尧的窘况和他的人生态度立现,“终日营营尺幅中,他非所计也”,只要能画画就已经足够了。
许尧工山水、花卉、竹石,尤以画竹驰名。但他个性乖张,他的画,一般达官贵人、富商巨贾往往重金求之不得,农民、贫士用粗纸求画,他挥笔立就,因此作品流传很少。现在网上看到的许尧画作,多为河南固始人许尧所作,该许尧乃清末民初人,字翔皆,工花鸟山水,款识为翔皆许尧、祥皆许尧,钤印:祥皆许尧、史川居士。
据传,安徽博物院藏有许尧的一幅墨竹石图,风格略近郑燮,有“竹史”,“烟霞叟”二印。款书“已巳于镜湖楼中春生许尧”,可惜无缘一观。
△
所幸在雅昌艺术品拍卖网上,搜得许尧“年作梅兰竹菊四屏立轴水墨纸本”。虽然只是图片,但可以近观细玩,直观许尧画的基本风貌。
右起第一幅,画的是枯树根里长出的一高两矮新竹,视觉对比强烈,可以看出画家对生命的理解,寥寥几笔简短的线条,勾画出竹子自由生长的生命状态。画屏的右侧有大段的题款,分成参差不齐的三行,题诗曰:“香炉美且笃(?),多留好栽竹。口口色怡人,可以清心目”,款记:乙丑口画于浮槎山南望湖楼中,为问津一兄正,春生许尧,钤印三方:在落款下钤“许尧之印(白)”、“春生(朱)”,画屏左下角钤“修竹主人(朱白)”,落款右上方印章模糊。
估计雅昌艺术品拍卖网认定这四屏立轴作于年,就是根据落款里的“乙丑”推算来的,年是清康熙二十四年。而按照许尧是咸丰同治年间人来推算,这里的乙丑年应该是年,即同治4年。
右起第二幅,是墨菊图。一口废弃的泡菜坛里,栽的一丛盛开的菊花,就花型来看,并不是随手从山间移栽来的野菊花,模样倒有些像白牡丹菊花。一大两小三朵,上面大一些的花画得稍快,墨色稍浓,花瓣繁而不乱,左下侧两朵紧挨着的小花,淡墨勾出稀疏的几个花瓣,左顾右盼,婀娜多姿。虽然纸张有些粗糙,晕染的叶子还是层次清晰,画面干净。题款纵跨左右两侧下端,题画诗曰:“摘花不插头,移来纸上栽。寄人千里外,见之无颜开”,款“春生”,落款下钤“春生(朱)”、“修竹主人(朱白)”两枚,题诗的右上方印章模糊。
右起第三幅,还是墨竹图,不过与第一幅相比画风大变,同样的尺幅,同样的竹子,却画出了不一样的气势。图中几竿竹子,主次有别,这是该四屏立轴中唯一没有长在花盆里的,直接植根大地新竹,主竹部分,画家用干净毛笔蘸水后调墨,由根部向上侧锋行笔,先按后提,调整笔锋落在纸上的角度,在第三节以后中锋行笔,在生宣上形成越往上墨色越淡,由于是中锋行笔,笔锋外侧的墨会聚在笔画的两侧,中锋位置水分居多,所以墨色稍淡,竹子便有了立体感,整个过程一气呵成,酣畅淋漓,看不出有一丝的犹豫,主竹浑厚凝重、挺拔刚劲,风可以把竹叶吹向一边,但竹竿依然保持自己的定力,不会随风摇摆,一静一动,画面有了动感。如果说第一幅墨竹图还是小清新的话,那么这一幅更多地则是突出了力量和气度。
题款是:“拈我生花笔,写出君子风。抚与可老人画法,春生许尧。”在落款下钤“春生(朱)”、“许尧之印(白)”、“修竹主人(朱白)”,题诗的右上方印章还是模糊。
与可即文同,是苏轼的表兄和画竹的老师,文与可以善画竹著称,独创深墨为面、淡墨为背之法写竹叶,形成墨竹一派——湖州竹派,留下“胸有成竹”的成语。难怪这一幅墨竹有了不一样的韵味。
最后一幅是墨兰图。兰花的寓意是典雅、高洁,诗歌中它代表君子,画家也特意地为它选了相配的开过片的方形瓷花盆。许多人画兰草都习惯于把它与怪石、修竹画在一起,且兰叶多旁逸斜出,叶尖垂落,而许尧的这幅墨兰,兰叶和竹枝一样瘦劲挺拔,积极向上,疏密和谐,兰花的长势与花盆的欹势形成了一种“拗救”。兰叶显得拙朴,叶尖收笔都是恰到好处地顿住了,没有一笔是提笔甩出去的,形成兰叶的秃尖,却又没有一处形成墨疙瘩,这幅画的兰草部分极有可能是以指代笔的指墨画。
画屏的右侧是一行落款:“幽香空谷无人管,野鹿用来供一餐,春生许尧”,下钤朱印“春生”,白印“许尧之印”,落款的右上方印章模糊,画屏左下方钤朱白印“修竹主人”,题诗的右上方印章模糊。
说是梅兰竹菊四屏立轴,其实缺少了一幅梅花屏。没有梅花屏,并不意味着许尧不画梅花,许尧是喜欢画梅花的,在他流传下来的为数极少的题画诗里,就有一首题写梅花图的:早起开门雪满山,晓来天气十分寒,荒厨报到无柴米,画幅梅花作早餐。我们可以在这首题画诗和以上四屏立轴画风的引导下,脑补出许尧的水墨雪梅图,除了感受到他“君子固穷”的乐观豁达,应该还能体会到他骨子里透露出来的那股仙气,只是如今诗还在,画却失传了。
这四屏立轴均为水墨大写意,犹如书法里的大草,画家即兴发挥,将自己的个性、情感,通过高超的画技挥洒在纸上,比较抢眼的是画中的线条、墨色和用笔,显露出画家深厚的艺术功底。线条生动且富有力度,直线耿而不僵,曲线柔而不弱,长线用力持久,短线促而不急,潘天寿先生所谓“使画面上之点点线线,一气呵成,全画之气势节奏,无不在其中矣”。许尧善用水之法,墨之五色尽出,几幅画中,用墨以淡墨为主,浓淡互衬,干湿恰到好处,凸显了层次和质感,每幅画都有大量的留白,再点缀几颗红色的印章,恬淡的意境里多了一些生气。用笔自由奔放、干净利落,准确洗练,中锋、逆锋、侧锋信手拈来,外象疏灵、变化丰富。
四幅画屏,两正两欹,墨竹均取正势,突出竹之天性,兰菊则取欹势,欹而稳当,正欹相间,画面灵动。每幅画中的题跋,都是画的一部分,使诗书画自然地糅合在一起,在阐释画家的心态及个性的同时,拓展了画的意境。此外,四幅画屏的落款中,春生两字均做省笔处理,草书“春”字的末笔同时用作“生”字的首笔,这也可以作为鉴定许尧画真伪的要素之一。
法国作家布封说“风格即人”,作品的风格就是作家人格的外化,在这四屏立轴中,分明能感受到许尧豁达洒脱的个性。
最忆是巢州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