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菊花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北京市文汇中学2020到2021学年度第
TUhjnbcbe - 2022/8/28 9:24:00

北京市文汇中学到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初一年级语文试卷

一、基础运用(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12分)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6题。

①四合院,是北京的一种传统建筑。一般来说,正规的四合院都是坐北朝南,基本形制是分居四面的北房、南房和东、西厢房,四周再以高墙屏zhàng,围成四合。

②大门开在宅院的东南角,以取“紫气东来”之意。大门内一般都有一个影壁,大多镶嵌在东厢房的山墙上,也有规格高一些的院落,采用独立影壁;影壁上常雕刻有各种吉利的图画或者吉祥喜庆的文字。

③接下来是垂花门。(A)旧时说的大户人家的小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就是指不迈出垂花门。(B)中国古代社会讲究内外有别,二门里面又称为内院,一般下人到此就得止步了。(C)

④四合院的正房、厢房与垂花门之间,通常都有游廊连接。凡有游廊连接的房子,其前檐都有廊子。游廊是四合院开放式附属建筑,既可供人行走,躲风避雨,也可休息小坐,观赏院内景致,游廊有各种彩绘雕饰(甲),更为宅院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⑤中间的庭院,是全院布局的中心,也是家庭成员休闲、劳动的场所。站在四合院中环顾,中间舒展,廊槛曲折,有露有藏。盛夏,一个院门关住了所有的炽热。院中石榴树已有好几十岁,繁茂的枝叶伸展开来盖住了小半个院子。阳光从斑驳的树叶中斜照下来,竟也滤去了那满身的暑气。趁着(乙),老爷坐在四合院中,眼微闭,手摇蒲扇,不时端起小茶壶啜上一口;鸟笼中的百灵鸟鸣声婉转,臃肿的*狗正懒洋洋地躺在脚边;正房门前青花瓷的大鱼缸中鱼儿游得畅快,胖胖的丫头们也迷迷糊糊地打起了盹儿:好一幅(丙)的画面!

⑥“天棚鱼缸石榴树,。”老舍先生的这一联,把四合院内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睦、和美写得可谓是(丁),给人启迪,让人深思。

⑦北京的四合院讲格局,论款式,重传统。整个院落布局严整、敞亮,使人有雅静舒适之感,不像西方很多建筑那样锋芒bì露。四合院的神髓就在于一个“合”字,关上大门,自成一统,将一个的家庭的所有成员“合”在一起。“庭院深深深几许”,只有在这古老的院落中,才会有“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坦然和美好,才能感受到这中国式的诗境。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根据拼音所写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炽(chì)热婉转(zhuǎn)屏障锋芒毕露

B.炽(chì)热婉转(zhuǎn)屏嶂锋芒必露

C.炽(zhì)热婉转(zhuàn)屏嶂锋芒毕露

D.炽(zhì)热婉转(zhuàn)屏障锋芒必露

(2)根据语意,依次填入(甲)(乙)(丙)(丁)四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装修天色悠然自得慷慨淋漓B.装修闲暇耐人寻味淋漓尽致

C.点缀闲暇悠然自得淋漓尽致D.点缀天色耐人寻味慷慨淋漓

(3)下面这句话是从第③段抽取出来的,还原到原文中位置正确的一项是()

垂花门又称二门,开在内外院之间的隔墙上,位于院落的中轴线上。

A.(A)处B.(B)处C.(C)处

(4)“福”字是四合院的影壁上常见的文字,各种书体均有。尽管书体不同,但它们所表现出的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希冀却是相同的。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是()

A.第一幅图的书体是楷书,它厚重、方正。B.第二幅图的书体是行书,它潇洒、飘逸。

C.第三幅图的书体是篆书,它古朴、圆润。D.第四幅图的书体是草书,它连绵、奔放。

(5)第⑥段引用了老舍先生一副写四合院的对联,结合上下文看,最适合作下联的一项是()

A.*狗蒲扇百灵鸟B.小院茶壶青花瓷C.老树新房四合院D.老爷肥狗胖丫头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卖油翁》的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河颂》选自组诗《*河大合唱》,作者光未然,原名张光年,诗人、文学评论家。

C、《资治通鉴》是由南宋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年间的史事。

D、《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二、古诗文阅读(共16分)

(一)默写(每空1分,共5分)

7、,弹琴复长啸。

8、马上相逢无纸笔,。

9、,惟解漫天作雪飞。

10、在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表达了诗人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二)阅读《木兰诗》和《满江红》,回答11-12题。(共5分)

木兰诗(节选)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帖,可汗大点兵,*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河流水鸣溅溅。旦辞*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满江红小住京华

(清)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满江红小住京华作于清德宗光绪二十九年(),秋瑾十八岁时嫁给湖南人王廷钧,王廷钧是一个暴发户的浮荡子弟,光绪二十四年()前后,王廷钧用钱捐了个户部主事的小京官,秋瑾跟随丈夫到了北京。予京期间,她接受了新思想、新文化,并在当时的革命形势影响下,立志要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追求妇女独立与解放,光绪二十九年,秋瑾与王廷钧矛盾激化,写了这首关于婚后及北京生活的词。

11、下列对《木兰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诗中写木兰准备出征,运用了四个重复的句式,渲染了战争气氛和离家出征前准备工作的紧张。

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描写出战地寒冷,战斗生活艰苦。

C、“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用夸张手法写出木兰翻山越岭奔赴战场的情景。

D、“将*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实写将*拼死作战,壮士十年后归来的情景,表现了战争的旷日持久和战斗的激烈悲壮。

12、木兰与秋瑾都是著名的巾帼英雄,请你结合《木兰诗》和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简要分析他们的英雄形象各自表现在哪些方面?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3分)

(三)阅读甲、乙两文段,回答13-15题。(共6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中多务。权曰:“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B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C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秉烛夜读》

安:哪里。疑问代词。戏:取笑。安敢:怎么敢。疑问副词。

13.解释加点词。(每空1分,共2分)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2)晋平公问于师旷曰

14、翻译文中三处划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是(),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翻译: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

理解: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了“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翻译: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下阿蒙了!

理解: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翻译:点上火把,在走路和暗中走路,究竟哪个好呢?

理解:师旷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巧妙的点明老年时读书,虽然赶不上少年和壮年时,但与摸黑走路相比较,还是好得多。

15、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每空不超过5个字)(每空1分,共2分)

三、名著阅读(共8分)

16、《红岩》中有许多英雄儿女,其中有三位英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一位是她被叛徒出卖,敌人把她逮去。在狱中,她受尽折磨,敌人对她严刑拷打,特务用竹签钉进她的手指,但她宁死不屈,这个人是,第二位是他被捕后,先被关入,后被秘密关押在白公馆,他在地牢里创造了一个奇迹,他用十个手指把地牢挖穿了,他挖穿不久后就牺牲了,一部分难友顺着他生前挖的地道,逃出了虎口,这个人是许云峰,第三位是在最后越狱的关键时期,装疯多年的共产*人与狱中*组织接上了关系,最后带领大家成功从通道逃出,(每空1分,共3分)

17、“人生如潮,有起有落。”请从你读过的作品中选择一个人物,结合作品内容简述其人生起落的故事,以及给你的启示(5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24分)

(一)阅读《老山界》文段,回答18-21题。(10分)

自己的队伍来了,我们烧了些水给大家喝。一路前进,天黑了才到山脚,果然有许多竹林。


  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的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不要掉队呀!”


  “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我们顶着天啦!”


  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


  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上,马爬不上去。又等了一点多钟,传下命令来说,就在这里睡觉,明天一早登山。


  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么?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么?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

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黎明的时候被人推醒,说是准备出发。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

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第一段写景的观察点是山脚,第八段写景的观察点是山腰,暗示了老山界的陡和高的特点。

B、第二段中写道“这真是我生平没有见过的奇观”这里体现了红*队伍庞大的气势,并歌颂了红*坚强的革命意志。

C、第4至6段对红*战士对话描写,表现了战士们战胜困难的豪迈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D、第12段作者调动了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对夜里所见所闻进行了多角度的描写。

19、选段中,红*翻越老山界时,遇到了哪些困难?(2分)

20、简要赏析,第12段中划线的句子。(3分)

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

21、结合选段分析作者夜间行*中有哪些表现?体现了红*战士什么样的精神品质?(3分)

(二)阅读《汗血诗人》完成22-25题。

汗血诗人

①在北师大念书时,我听过著名“七月派”诗人牛汉的演讲。他对诗歌的解读生动形象,内容鲜活,能把人一下子带回文学历史的“现场”。牛汉的形象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身材高大的他,笑起来极天真,满脸的灿烂,简直就像个孩子。

②在一个天色晦暗的下午,我在北京图书馆看书,默诵着牛汉的长诗《鄂尔多斯草原》,想象着十八岁的牛汉,满怀青春的梦想,投身革命。他被*警用枪托砸伤过头部,坐过国民*的监狱,但他的《鄂尔多斯草原》却饱蘸青春的激情,让你分明感到,作为蒙古族后裔,他体内流淌的,是强悍野性、豪迈奔腾的血液。

③很凑巧,我毕业后,幸运地成了牛汉的同事,对他的人生遭际与诗歌创作,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④文革一开始,牛汉就被关进了“牛棚”,在湖北五七干校劳动改造。*代表看他人高马大,就让他干拉车运输等最繁重、最辛苦的活儿。在阴冷的雨季,他佝偻着高大的身躯,拉着装载千斤以上的板车,艰难地挣扎在崎岖颠簸的山路上,嶙峋的瘦骨如蒙古骑士的一张弓,负担起压在身上的全部苦难。三四年之后,绝大多数人都奉命返回了京城,牛汉与少数人却仍然被留下来,与他相依为命的,只是两条狗。他陷入了精神苦闷中,几乎绝望。万幸的是,久违的诗神,眷顾并拯救了他!他发现苦难的生活中处处都蕴含着诗意。他寻觅,为萧索的枯草中繁星般开放的野菊花;他狂奔,为日渐空茫的山林里那一嘟噜一嘟噜的红果子;他战栗,为那参天大树扭曲了的坚硬的树根;他激动,为蚯蚓的血液、云雀的飞翔……他又开始了创作,像一匹蒸腾出血气的汗血宝马,翻越雪封的山坡,冲击凝冻的云天。诗人在苦难中“再生”!在暴雨将临之际,牛汉听到天空传来鹰的叫声,写下了《鹰的诞生》:

在雷鸣电闪的交响乐中,

可以听见雏鹰激越而悠长的歌声。

⑤面对着生活的苦难,诗人和诗一起振奋和勇敢起来,诗带着他从*治压迫、精神屈辱,甚至失语状态之中超拔出来。他郑重地以“汗血斋”未自己的陋室命名。就在“汗血斋”里,他创作了几十首诗歌。在那些最没有诗意的日子里,在一个最没有诗意的地方,他却用生命在创作,在歌唱……

⑥在度过了战乱、流亡、迫害、囚禁之后,在经历了种地、建房、养猪、拉车的劳改岁月之后,在苦难锤砧的击打下,他的人与诗,都日益成熟起来,愈加沉实而美丽。八六年,牛汉写出了那首著名的《汗血马》。该诗的最后一节这样描写汗血马:

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用筋骨还能飞奔一千里

汗血马

扑倒在生命的顶点

焚化成了一朵

雪白的花

⑦汗血马就是这样超越生命的极限,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和辉煌的。人如其诗,诗如其人。对于牛汉来讲,被称为“汗血诗人”再恰当不过了。

⑧在以后共事的十多年间,我们保持着忘年之交。在某个特殊时期,我曾陷入一场精神危机之中,极度颓唐、苦闷。牛汉察觉了,每次见面,都关切地问我最近在干什么。我回答:“我在混……”他马上严肃起来,盯着我,认真地说:“我可不混!”我立刻感到羞愧,低下头,不敢看他的眼睛。我明白他是希望我振作起来,做有意义的事。他的话,他的经历,不禁使我增添了振拔的勇气。

⑨九九年十月中旬,北京秋意渐深,我到牛汉的寓所去看他。我对他说:“我特喜欢您的那首《酷夏,一个人在北京自言自语》。”他听了非常兴奋,马上从书架上取下《牛汉诗选》,翻开,大声朗读起来。他的眼睛在那一瞬间明亮了起来,神情像个孩子。这个经历了那么多生活摧折的诗人,仍然以这样激昂的姿态诠释着对诗歌、对生命的最质朴的热爱。我也和他一起,放声诵读着。读完,我们两个人快意地相视,开怀大笑。

⑩这,就是诗人牛汉,蒸腾着“汗血气”、被称为“汗血诗人”的牛汉!

(取材于王培元《汗血诗人》)

22.本文回忆了“我”所认识的诗人牛汉,梳理文章第①—⑧段的行文思路,填写下面表格。(4分)

23.根据文章内容,说明第⑧段的人物对话中两处标点的作用。(4分)

(1)我在混……

答:

(2)我可不混!

答:

24.联系上文,说说你对第⑨段画线句的理解。(2分)

25.文章把“汗血诗人”牛汉的形象刻画得生动感人,请以第④段相关内容为例,作简要赏析。(不超过字)(7分)

五、作文(共4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题目一:聆,听也。聆听,只专注的听,我们聆听鸟儿的轻盈、松涛的欢唱、高山流水的雅韵……聆听,是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聆听父母的忠告、老师的教诲、朋友的劝慰,聆听是心与心的碰撞,爱与爱的交流,情与情的融汇,请以“聆听”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在不远的将来,富有创造力的人类与术业有专攻的机器人协作完成某项任务,将成为我们生活的常态。与专业机器人一起开展一个实践活动,会发生怎样有趣的事情?请你发挥想象,以“愉快的合作”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请将题目抄写到作文纸上;2、字数在至之间;3、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内容积极向上,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北京市文汇中学到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初一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A2C3A4C5D6C

7独坐幽篁里8凭君传语报平安9杨花榆荚无才思,10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1D12木兰是一位保家卫国,功成名就后却选择回到父母身边过平静生活的英雄,秋瑾是在国难当头时,要冲破家庭束缚性选择革命救国,即便无人理解,也义无反顾的巾帼英雄。共同点:都是女子却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有报国之志。

13另外,向,对14C15恐已暮矣,*中多务16江姐,渣滓洞,华子良17略18A19山路太陡峭,不好走,夜里睡觉寒气逼人

20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星星比作宝石,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的高,与天离得近,表现了红*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21夜间行*,在很窄的山腰上,服从命令,横着心躺下去,很快酣然入梦,冻醒后还能观赏夜景,表现了红*战士英勇无畏,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2.①听牛汉演讲②具有强悍野性、豪迈激情③超越生命的极限,创造生命的奇迹和辉煌④聆听牛汉严肃的教导(共4分。共4小题,每小题1分)

23.(1)省略号表现了“我”难以言表的颓唐、苦闷的心情,同时也表现了“我”在牛汉面前不知如何说起的难堪。(2)感叹号表现了牛汉对追寻有意义人生的坚定、执着的态度,同时也表现了他对“我”的劝诫和鼓励。

(共4分。共2小题,每小题2分)

24.画线句形象地写出了牛汉朗诵诗歌时的兴奋快乐心情,表现出他在经历了那么多苦难之后,依然保有对诗歌、对生命质朴赤诚的热爱。(共2分)

25.文段中“佝偻”“挣扎”的动作描写,以及“如蒙古骑士的一张弓”的比喻,形象地写出了牛汉拉车苦役的情形,表现了他的生活苦难;用“狂奔”“战栗”“激动”这些动作描写以及“汗血马”的比喻,形象地写出了牛汉在苦难生活中发现诗意以及用生命创作诗歌的激情。这些描写比喻刻画出了于生活苦难中因诗歌而振拔的诗人形象。

(共7分。形象理解,4分;赏析角度,2分;语言表达,1分)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京市文汇中学2020到2021学年度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