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秋。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暑气尚未消散,转眼又到秋天,我们猝不及防地迎来今年的第三个季节。
上一个秋天仿佛还在昨天,今年的秋天又悄然而至,令人猝不及防!
记得去年秋天的时候,写过一篇关于秋天的文章:,前段时间刚刚回老家避暑,热火朝天,此时已到秋天!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伏暑未消,立秋已至
从热烈繁盛到成熟素简
忙碌的从来都不是生活,
而是一颗浮躁纷扰的心
让我们在秋水长天的静谧里
和夏天作别。
千年前的立秋这天,宋朝的太史官会守在宫中,守在梧桐树下。等一阵风来,一两片梧桐叶随风而落,他便高声唱着:“秋来了……”声声传报,秋来之声传颂天下。
无论男女老少,都戴起了楸叶,或剪成花样,或编成帽子,他们相信立秋日戴楸叶,可保一秋平安。
但在郁达夫笔下,北国的秋天是从清晨一地的槐树落蕊开始的。走上去,无声无味,触觉极柔极微。被旧时的扫帚扫过之后,便有了一条条细纹。
这或许就是我喜欢秋天的缘故吧。“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细微之处的念想,须有敏感而丰盈的体验,容不得囫囵吞枣般地过日子,一夕有一夕的欢喜于心。
现在去戴楸叶,或许有点傻气。但是如若可以,想在这个秋天第一片叶子落下时,拾起、蘸墨、落笔、遥寄思念的人今秋平安。
我喜欢秋天。借用郁达夫的一句话: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
秋天总是给人一种忧伤寂寥的感情。无论是“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的荒凉,还是“一叶落而天下知秋”的辽阔,即使是“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也夹带着一丝丝的凉意。
秋天也给人一种深沉感。
诸般思绪,涌上心头。“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情感的渴望,“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思乡的渴望,“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是家国情怀。
秋风萧瑟,草木飘零。微风不似春风和煦,也不比夏风燥热。
万物在缤纷的绿色中褪去,慢慢发*,变红,变灰,最后终于一片灰土地,萧瑟起来。
田野裹起*色的外衣。玉米棒子膨胀着大肚子紧抱着浅*色的枯枝秆子,枯*的外壳下面泛起金*色的玉米粒;农田里水稻被压弯了的稻穗金灿灿的。
就连路边的野菊花,也是*灿灿的。
风也是不一样的。
身体刚觉得有一些暖暖的,突然从树枝间——或者是山林里,也许是顺着河流过来的——一阵凉风吹过,打了一个冷颤,却瞬间清醒起来,转而又陷入了满满的感想里,思绪万千。
诗里有云:“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立秋最美的变化,是从夏时的积雨云,仿佛眨眼间,就变成了稀薄的卷云。早上一抬头,天空一片明净高远,当真是“天高云淡”。
从此,风清、月白、叶疏、山蓝。宜登高远眺,把眼光放得远远的,把心思放得明明朗朗的。
听说,如果立秋这天下雨,之后便日渐凉爽,这一年的秋便称为“顺秋”。
但如果没下雨,之后24天将会很热,俗语说:“立秋不落雨,二十四只秋老虎。”
立秋了,34天后的中秋,55天后的国庆,天后的除夕,这一年就要过去了……好像什么都来得及,又好像什么都不尽人意!
立秋之后,初秋之际,或许是这四季流转中最难言明、却又最有韵味的时节。
因为在气候,就像林语堂所说的,“暄气初消,也未陷入懔烈萧瑟气态”,是最值得赏乐的时候。
白天可以像木心那样:“晴秋上午,随便走走,不一定要快乐。”不用快乐,秋天闲闲散散,就已足够。
纳兰容若有句词:“夜雨做成秋,恰上心头。”有人说,秋在心头便是愁。
但是,今夜你不妨站在立秋的夜里,倚在门边、廊下,越过树木,望见月亮,让月光轻轻爬上肩头。
那一刻,叫做闲。
月在门前,秋在心头。
作者:Harley,互联网从业者。长期提供广告推广策划、网站建设、广告软文、文案、公司自媒体内刊等的代写作以及互联网运营、推广相关代运营。知乎:是波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