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菊花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清热解毒泻火平肝的野菊花
TUhjnbcbe - 2023/1/26 17:45:00
中科助力健康中国 http://pf.39.net/bdfyy/zqbdf

野菊花Yějúhuā(《本草正》)为菊科植物野菊ChrysanthemumindicumL.的干燥头状花序。主产于广西、湖南、江苏。秋、冬二季花初开放时采摘,晒干,或蒸后晒干。本品气芳香,味苦。以完整、色*、香气浓者为佳。生用。

苦、辛,微寒。归肝、心经。

清热解*,泻火平肝。

1.疔疮痈肿,咽喉肿痛 

本品辛散苦降,功能清热泻火,解*利咽,消肿止痛,为治外科疔痈之良药。治热*蕴结,疔疖丹*,痈疽疮疡,咽喉肿痛,可与蒲公英、紫花地丁、金银花等药同用,如五味消*饮(《医宗金鉴》)。

2.目赤肿痛,头痛眩晕 

本品味苦入肝,清泻肝火;味辛性寒,兼散风热,治风热上攻之目赤肿痛,常与金银花、密蒙花、夏枯草等药同用;本品可清肝平肝,治肝阳上亢,头痛眩晕,常与夏枯草、决明子、钩藤等同用。

煎服,9~15g。外用适量,煎汤外洗或制膏外涂。

野菊花与菊花为同科植物,均有清热解*之功,但野菊花苦寒之性尤胜,长于解*消痈,痈肿疮疡多用之;而菊花辛散之力较强,长于清热疏风,上焦头目风热多用之。

1.化学成分 

主要含*酮类成分:蒙花苷,矢车菊苷等;挥发油:菊花内酯,野菊花三醇,野菊花酮,樟脑,龙脑等。《中国药典》规定本品含蒙花苷(C28H32O14)不得少于0.80%。

2.药理作用 

本品对金*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痢疾杆菌、流感病*、疱疹病*以及钩端螺旋体均有抑制作用。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其挥发油对化学性致炎因子引起的炎症作用强,其水提物对异性蛋白致炎因子引起的炎症作用较好。尚有明显的降血压作用。

1
查看完整版本: 清热解毒泻火平肝的野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