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菊花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2021年度中华二十四节气文学作品大
TUhjnbcbe - 2023/3/6 19:55:00
北京白癜风的治疗土方是什么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4574090.html

「来源:|文学与艺术ID:zhongguowenxuezz」

下部

★立秋,祈求期盼愿望美

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第十三个节气。

立秋后,常州地区仍然处在炎热的夏季之中,暑气一时难消,而且还有可能“秋老虎”发威。“秋老虎”是民间对立秋之后重新出现短期炎热天气的俗称,一般发生在处暑之后,持续时间半个月至两个月不等;有时秋老虎来了去,去了又回头。“秋老虎”天气,虽然气温较高,但总的来说空气干燥,阳光充足,天气总的趋势是逐渐凉爽,气温的早晚温差逐渐明显,往往是白天很热,夜晚比较凉爽。

立秋日对农民尤为重要,常州地区有农谚“雷打秋,冬半收”、“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这是说立秋日如果听到雷声,冬季时农作物就会歉收,如果立秋日天气晴朗,必定风调雨顺,农事不会有旱涝之忧;还有“七月秋样样收,六月秋样样丢”、“秋前北风秋后雨,秋后北风干河底”,是说农历七月立秋,五谷可望丰收,如果立秋日在农历六月,则五谷不熟必致歉收;立秋前刮起北风,立秋后必会下雨,如果立秋后刮北风,则本年冬天可能会发生干旱。民间立秋的种种农谚,释放着农民的一种喜悦和担忧的心情,表现了人们期盼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常州民间对春去秋来、寒来暑往的自然变化充满敬畏,数千年的文化传承孕育了立秋丰富的民俗。在这个大节气里,常州地区民俗虽然大都与其他地方的民俗差不多,但有自己的特点。主要有:举行各种的迎秋仪式;看鹊桥会(民间也有称“看巧云”);放河灯(民间也有称“结*缘”)等等风俗。

迎秋仪式。民以食为天,民间迎秋的仪式,几乎都和吃有关。人们在夏天几乎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多要减少一点。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于是立秋这天就有了“贴秋膘”的风俗:在立秋这天吃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红烧肉炒肉丝等,以肉贴膘;有些地方还“啃秋”,“啃秋”也叫“咬秋”,立秋这天常州地区流行立秋日吃西瓜的习俗。立秋日,在城里,家家户户都会买个西瓜,全家围坐,大人孩子都分一块,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吃时把西瓜籽留下,洗净晒干保存起来,等到大年夜炒年货葵花子时,把立秋日留存的西瓜籽和进葵花子,一起炒熟了吃,民间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在乡村,农民或在瓜棚里,或在树荫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着红瓤西瓜啃,举着*瓤金瓜啃,拿着刚挖出来的山芋啃。还有喝“立秋水”的习俗,就是在立秋时刻,全家老小各饮一小杯加点红糖的温开水,据说喝了可以消除积暑,秋天时就不会拉肚子了。“啃秋”抒发的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

立秋节令期间的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节,民间也称“七夕情人节”、“看鹊桥会”、“乞巧节”、“女儿节”。这是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女儿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女儿们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的各种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仙女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也有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过去的婚姻对于女性来说是决定一生幸福与否的终身大事,所以,世间无数的女人都会在这个晚上,夜静人深的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姻缘美满。

常州民间传说“七夕”有三个来源。一个来源是古人对星宿的崇拜。从历史文献上看,在三四千年前,就有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人们除了对牵牛星和织女星的崇拜,还崇拜代表方位的星星。代表方位的星星东西南北各有七颗,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也称“晒书节”,保持了最早七夕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二个来源是古人对时间的崇拜。“七”与“期”同音,月和日都是“七”,给人以时间感。古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数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的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老常州在给去世的人做悼念祭祀时叫“做七”,以做满“七七”为完满。“七”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又因为喜字在草书中的形状好似连写的“七十七”,所以民间又把七十七岁称为“喜寿”。三个来源是古人对数字的崇拜。“七”又是算盘每列的珠数,浪漫而又严谨,给人以神秘的美感。再“七”与“妻”同音,于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与女人相关的节日。

七夕节在常州民俗中有丰富的内容。看巧云是其中的一个。民间传说在七夕的夜晚,天空中云彩变幻多姿,有的象虎豹兽禽,有的象菩萨神佛,有的如山岭峻峭,有的如楼阁巍峨,奇妙且神秘,引人遐思。于是,人们把这云彩称为“巧云”,并与“乞巧”联系在了一起。说是在七夕夜月亮升空时,看月轮周围是否有彩云出现,看到彩云人就巧,否则就笨。据说,抬头能看到牛郎织女在鹊桥相会云彩的人,就能在瓜果架下听到他们相会时说的脉脉情话。再一个是吃巧果。巧果是应节食品,形状呈腰子形,主要的用料是面粉、油酥和糖蜜,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宋朝时,七夕时就有巧果出售。民国时期,常州一些茶食店在七夕销售巧果时,客人购买满一斤,店家就送一对身披战甲,号称“巧果将*”的如门神般的面粉人偶。相传女孩子在七夕吃巧果时,要一边吃,一边默念“吃巧”,在常州话中,“吃巧”和“乞巧”谐音。这样,长大了就是一个会当家,会做事,还会裁衣织衣,纳鞋做垫,绣花剪纸……是一个“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巧妇”。老人们会带着孩子边吃“巧果”边教背常州童谣“一螺巧,二螺笨,三螺拖捧头(挨打),四螺不识字,五螺富,六螺穷,七螺挑糞桶,八螺做长工,九螺骑白马,十螺坐官船”,祝愿孩子们聪明伶俐,长大了有出息。对女儿们来说,吃巧果前,还要拜星穿针、投针试巧、蛛网乞巧。拜星穿针,就是在庭院中点上香烛,摆设巧果等茶食和时令水果祭供,向双星礼拜,然后在月光下以丝缕等穿针孔,以此来看是否能“得巧”。说是三穿能过的,就是得了巧。投针试巧,就是一只木盆里装满水,这水还必须一半是井水一半是河水,叫“阴阳水”,或叫“鸳鸯水”,放在房间里,傍晚时将一根缝衣针(常州人叫“现显”)或细草投入水中,使之浮在水面,看针或草在水底的投影像什么形状,以此来验定巧拙愚智。如成云物花头鸟兽影,成鞋及剪刀影,就是乞得了巧;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就没有得巧,是拙愚征状。蛛网乞巧,蜘蛛能吐丝结网,是昆虫中的“能工巧匠”,所以有以看蜘蛛能否结网来占验能否“得巧”。这种占验方法简便,只要在七夕前夜捉一只蜘蛛放到盒中,到七夕晚上开看,结了网,就认为是得了巧。网结得密,得巧就多;网结得稀,得巧就少。

七月十五中元节放河灯。中元节,是一个把道、僧、俗三界的有关内容杂揉在一起后所形成的一个节日。这个节日,道教称“中元节”,佛教称“盂兰盆会”,民间称“七月半”,也称“*节”。说是地府从农历七月初十就大开“*门关”,阎罗王特许阴间的*可以回到阳间与生前的家人共聚,故俗称“冥府开禁,**过节”,常州有“七月半,*乱窜”的俗语,于是,民间就有了“过七月半”的习俗。

民俗“过七月半”,是以“拜祭祖宗,慈悲施赐”为主题,但其中却又蕴含着丰富多彩的生活内涵和历史文化韵味。常州的“过七月半”源于唐代,盛行于宋元明清,民国时期还很兴,是与过春节、清明一样隆重的。常州地方上家家户户都会摆设供桌,为祖先烧香、上供、叩拜。在七月半祭祖前,有的人家还在七月十二夜“接祖宗”。接祖宗时,除供茶点外,还供瓜果等物品。

“过七月半”正式拜祭祖宗的仪式,是在七月十五当天,一般从上午9点左右开始,张香点烛上菜倒酒到吃饭送行烧白钱纸等祭祀物品,12点前一定要收桌。仪式中,焚香不能断,要及时点;腊烛不能点第二次;主菜是“三荤三素”,加祖宗生前喜欢吃的菜蔬。“三荤三素”就是公鸡、鳊鱼、条肉、豆腐干、百叶和豆斋饼。“三荤三素”烹制要求公鸡整只清蒸,鳊鱼白煎,肉要红烧,豆腐干、百叶、豆斋饼都是要油煎的。其他菜肴,每家就不尽相同了,供的菜只要是单数就可以,但摊面食茄饼是不能少的。茄饼,是以面粉调水成糊,面皮是圆形的,薄薄的,用面粉做成,在锅中摊成面饴,到时包上馅,馅心是茄丝和肉米,然后放在平底油锅里“熯”(油煎)成金*色,类似半个月亮。茄饼要做两种,祭品用的只能用茄丝做馅;自己吃的,可以是素的、荤的、甜的馅都可以;“三荤三素”菜要一次上,其他菜肴可以分次上;酒可以随时添;饭一定要吃半个小时以上;面食茄饼要在“三荤三素”菜上后其他菜肴上前端上去的,不能太早上也不能太晚;烧化白钱纸时,也有人家烧化“经”的,烧的“经”要是在此之前到庙宇庵堂请法师吟诵的地藏经、心经、往生咒等经,请回后要用*钱纸做“经皮”包好才能烧化。烧“经”的目的是让祖宗在地府能平安生活或早日得到超度。仪式过程中,每一程序都是要跪拜磕头的,不能忽略。仪式结束后,烧化祭拜物品前,先用白灰在地上画个开口的圈,圈口要朝向西,把祭拜物品放在圈子中央。说是这样可以避免无后代的“孤*野*”来抢夺“钱财”。烧化完祭拜物品,整个拜祭祖宗仪式也就结束了。一进农历七月,虽说从初一到十五可以任选一天祭拜祖宗,但也是有讲究的,一般人家都会看*历,选择适宜祈福祭祀或者大吉大利的那天,如那一天*历上写着“诸事不宜”,那么一般人家是不会摆设祭供的。

“过七月半”除了祭祖之外,还用种种方式来追荐、超度孤*。因为传说地狱开门,群*一起外放,有家的可以回到家中享受子孙祭祀,无家可归的只能在野外游荡,因此要对他们给予关照,不然会给世间带来麻烦。因此在七月十五前一天的夜晚,家家就用锡箔折锭,用白钱纸托着,沿路焚烧,俗称“结*缘”。在清代常州人洪亮吉的文章中有“年年岁岁祈无疾,自信今朝*缘结”的句子。

七月十五的节俗活动中,还有一项是“放河灯”。太阳落山,天还未黑,人们就开始到住家附近的河边去放河灯。简易的,有用破碗、破灯盏做的,也有用硬板纸做的,在中间粘上一小段蜡烛桩桩点燃火,就是一盏河灯。高档的,有用纸糊篾扎或用丝绸、彩纸制作的酷似莲花的一种花灯。在灯碗里倒上豆油,再用棉花搓成灯芯或用灯草做灯芯,点燃后就可以放到河里,任其漂流。常州人将放河灯视为一种善举,说是可以让那些迷失在旷野里的孤*野*,在河灯的照耀牵引下,平安地漂渡到彼岸的极乐世界。因此,放河灯时,寺庙里的僧人会穿上法衣,敲响铙钹,到河边双手合十叩首诵经念佛;民众中的善男信女们也会随着僧人念诵:“七月十五放河灯,红纸小船寄心情;水上放灯有明亮,水里干净民放心;盏盏河灯祈保佑,一年四季都太平。”

常州“过七月半”的民俗,无论是“拜祭祖宗”的仪式,还是“放河灯”,都是寄托对已经逝世的亲人的哀思,更是一种悯怀苍生的慈悲情怀。

★处暑,几多娇艳顷刻中

处暑,二十四节气第十四个节气,是一个反映气温变化的节气。

处暑节气期间,常州民俗大多与宗教信仰有关,其中七月三十坐夜插棒棒香就是常州地方的一个主要风俗。

农历七月三十,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地藏菩萨的生日,俗名地藏节。地藏菩萨,佛教上称“地藏王”,职掌幽冥教主,十殿阎王都归他管;道教地藏王,有是玉虚天尊化身的说法。据佛教教义《地藏本愿功德经》里说,地藏王受佛祖释迦牟尼嘱托,在释迦牟尼圆寂后,未来佛弥勒降世之前,担当起教化“地狱、饿*、畜生、阿修罗、天、人”六道的任务。于是,地藏王发出五大宏愿:一是孝道,即孝顺父母和超荐父母;让父母灵*早早超度。二是为众生担荷一切苦难;三是满足众生需求,令大地草木花果生长:四是怯除疾病;五是度尽地狱众生,不然“誓不成佛”。地藏菩萨的这些主张,如孝道,有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气息,是佛教异化后适应中国本土情况的新说教;保护农业和防治百病,更适合以农立国的中国国情,特别受农民欢迎;代众生受苦难并度尽众生,更是能被众多老百姓理解和接受。所以每到七月三十日地藏王菩萨生日,祭祀就十分丰盛。明代以后直至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每年农历七月廿九下午起,常州天宁寺、三官堂、清凉寺香火就旺盛,烧香坐夜的善男信女通宵达旦。这些善男信女除常州城乡民众,周边江阴、宜兴、锡山、金坛、丹阳、溧阳、镇江、丹徒等地的,都蜂拥而来朝佛进香,寺院殿宇内外都坐满了人,最多时达数万人以上,有的干脆在露天坐夜念佛,盛况空前。

与各地来的善男信女坐夜同时热闹起来的,就是天宁寺庙会,山门前作节。常州的“作节”,最早纯是带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的“庙会”,在择定传说中某个菩萨生日的日子,在寺庙或寺庙附近举行活动,烧香念佛,菩萨出会,演戏酬神,以祈求神灵保佑,消灾降福。后来,民间传统的调龙灯、走湖船等娱乐也参与了庙会期间的活动。久而久之,因为庙会上香贩多生意好,吃穿用玩的各类商贩也都加入其中,商贩云集,在庙会上形成了俗称“节场”的临时商贸交易集市。从而“庙会节场”沿袭成俗,被常州人叫做“作节”。“作节”时,小商贩常有数百户到上千户,最小的“作节”也有百来多户。自明清起相袭到民国时期,经历数百年,成为农业经济社会集市的一种遗俗。农历七月三十天宁寺庙会作节,特别是 一段更是商贩云集。农历七月廿九下午,来自上海、宁波舟山、湖州以及各地的商贩,或驾船或驱车,满载着当地的农副土特产前来设摊作节,为秋收秋种提供的各种农用物资精美齐全,生活用品琳琅满目,地方小吃香气飘溢,直到七月三十傍晚才收摊归去,整条东门街就是一幅农贸集市的民俗画卷。

特别要提到的是,七月三十节场上在通吴桥*成街后马路的武青路上那个颇具规模的“猪落”和“牛落”市场。

一是“牛落”市场。旧社会的农业生产方式,耕牛是重要的生产工具。因此,一方地域的牛市,对当地和周边地区的生产和生活,都会产生直接的、重要的影响。武青路上的“牛落”并不是只在七月三十节场上开张,据老一辈人说,这个“牛落”很早就有了,每月农历逢三,与东门被称为“三上”的集市都开张“牛落”,但颇具规模的还是在七月三十节场上。七月三十节场上的“牛落”,集市的一早,一百多头大小水牛*牛都集中在市场上,给广大前来买牛的人挑选,最多的时侯曾超过头。这些牛源,除了本地乡村的,大都是周边市县乡村运送过来的,其中最远到安徽的淮南。七月三十一天,成交量一般都在五六十头,有些年也有超过百来头的。当这些买走的牛被牵向周边农村时,*成街、武青路上连成了一片,十分壮观。

到抗战前夕,武青路“牛落”除了经营耕牛,也经营起菜牛。替农村上一些不能再从事耕作,淘汰下来的老弱残牛,卖给上海、杭州等城市的客人,打开了一条好的销路。武青路“牛落”,从明清起延续下来,一直到共和国成立后的“文革”时期。当现代的拖拉机等农耕机械完全替代了牛力,牛作为工具完成其历史使命以后,“牛落”才消失。

二是“猪落”市场。养猪,是农民一项重要的副业。一个集市苗猪市场的兴盛程度,同样也明显地标志着这一地区的生产和生活水准。

老常州东门的“猪落”武青路苗猪市场,也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一直兴旺发达,经久不衰。小猪的来源有本地的母猪养殖户,但更多的来自苏北。苏北的苗猪,运到武青路“猪落”来销售的很多,在七月三十节场更是大批量的,有些年的七月三十节场成交的苗猪,在千头以上。购买苗猪的农民,既有本地区的农民,还有从宜兴、无锡过来的客商,他们往往一船就运去好几十头。武青路“猪落”,除了苗猪买卖外,也经营农民养成的大猪到这里来出售。买主既有当地的餐饮业老板,也有常州地方上大户人家和远从上海及苏州、无锡来的商家。

天宁寺庙会节场的高潮是唱戏。庙会上唱的戏,主要是地方上老百姓喜欢听的滩簧。那时的戏台比现在简陋,但观众一点不比现在少。著名的滩簧表演艺术家梅兰珍、王彬彬,以及地方上唱滩簧的名家都曾在天宁寺庙会上唱过戏,许多老年人还记得他们当年的音容笑貌。

与此同时,天宁寺庙会这天,住在天宁寺四周的城乡居民,家家户户都准备招待上门的亲友,即使家里最穷,也要借钱招待,不能怠慢。招待亲友,一般的要三荤五素一汤。“作节”期间的招待亲友,有个老风俗,就是来庙会的亲友,还带亲邻一道到亲友家吃饭,只要见是同亲友一道来的人,主人都热情招待。这种亲友带亲友的现象,在常州是有别于其他节日和活动,仅“庙会节场”所独有。

地藏王生日东门作节的来历,说是旧时常州东门外寺庙庵观接二连三,许多庙里都有头戴毗卢帽,身披袈裟的地藏王菩萨塑像。唐代与新罗(今朝鲜)国文化交流频繁,开元年间,新罗王子金乔觉,放弃荣华富贵的太子生活,以佛祖释迦牟尼为榜样,千里跋涉来到中国九华山,隐居山中修练。人们以他为地藏的化身,故称“金地藏”,九华山也因此成为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一。金乔觉抱着“众生渡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决心,拯救世间受苦受难的人,提出了“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誓言,因而博得民众的尊敬而神化成为菩萨。常州民众为纪念金乔觉艰辛修炼,舍己为人的精神,每年农历七月三十地藏王生日时,就作节膜拜。

农历七月三十当天,天宁寺山门大开,各路香客进入寺内,各佛殿香烟萦绕,烛光荧荧。香客们有拜佛求签卜问祸福的,有烧香许愿祈求福祉的。全寺僧侣穿戴整洁,各就各位,念佛诵经。来人众多但噪声不大,全寺秩序井然,不失佛门庄严肃穆的气氛。

出会,也叫“菩萨出巡”,就是抬着天官、地官、水官三尊菩萨上街游行,也是天宁寺庙会中的一项活动。但是,出会的菩萨不是天宁寺的菩萨,而是城东门外下三官堂的菩萨。

三官菩萨,常州民间传说就是尧、舜、禹三圣帝。天官赐福,上元紫微大帝尧帝(公元前—年),在位百年,施“仁*”,贤范天下,胸襟如日月,普照世界,被称为“尧天”。地官赦罪,中元清虚大帝舜帝(公元前—年),在位50年。姓姚名舜,字重华,以“大孝”闻名天下。尧死后,舜应四方诸候的拥戴,即位天子,被称为“舜日”。水官解厄,下元洞阴大帝禹帝(公元前—年)在位27年。继父亲治水历时十三年之久,三过家门而不入,终除水患,并兴农田水利,民众得能安居。大禹为民治水,故为水官,主解厄。三官大帝历史悠久,且大仁、大孝、大忠、大圣大愿,福被万物万灵,功同日月,永垂人世。

出会时,前后仪仗有二至三里长,一路吹吹打打,浩浩荡荡。三官菩萨各坐一抬八人抬竹杆大抬轿,端坐着,走在仪仗队伍的中间;队伍的前导是以敲钹为主的鼓乐,三官菩萨左、右、后边跟着二十来架高跷,踩高跷的都穿戴戏装,扮演的多是戏曲中的角色,关公、张飞、吕洞宾、何仙姑、张生、红娘、济公等都有,他们跟随着“叮铛、叮铛”的小锣和“镗、镗、镗”的镗锣声的节奏行进。出会到白家桥下三茅堂,有人会用数张长条木桌拦住队伍,这时,踩高跷的领头人就会向拦路人点头致意,然后指挥高跷队使出浑身解数尽情表演劈叉、扭秧歌等精彩节目。他们的一招一式,应和铿锵的锣鼓点声,娴熟刚劲的动作,表演得淋漓尽致,使观赏者眼花缭乱,获得一种力和美的享受。最为惊险刺激的是跨长条木桌,二十来架高跷一架架依次瞬间跨越。二十来分钟的表演一结束,拦路人赶紧递上“顺风烟”和一笔数额不小的酬谢金。据说,“顺风烟”和酬金都是东门街上各个商家赞助的。

出会,是一种极具特色的传统民间文化活动。这天,一路上挤满着观看的民众,四乡农民随行烧香的也很多,杂货店香烛纸马供不应求,整条*成街都笼罩在神的世界之中,盛况空前。据说,抬三官菩萨出行和踩高跷伴行表演,是祭神,也有以祈求天下风调雨顺,商家兴隆发财的意思。

传说在民国初年,三官堂的菩萨出会完毕,三官菩萨回三官堂大堂原位后,常州有位书法家为下三官堂书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雪仗风威白占田园能几日”;下联是“云从雨势黑漫天地曾何时”,后来这副对联曾经漆制在三官堂大殿的柱子上。

常州有个传说,说是平时地藏王是闭目不开的,只有在七月三十他的生日那天,人们插上地藏香后才开眼。老百姓敬重地藏王救苦救难,这天入夜,常州的善男信女就有入庙向地藏王菩萨进香礼拜的,城乡各家各户也都会在自家房前屋后或大门的台阶上点地藏香或地藏灯,一来是祭拜,三来是期盼菩萨保佑家人平安,三来是保佑逝去的先人在天堂过得快乐。插地藏棒香是有讲究的,一家有多少人,就插多少根地藏香,据说这样可以“结来世善缘”。

常州地方上还有把地藏香称为“九四香”或“狗屎香”的。这个称呼,在常州有一个传说。说是元朝末年,农民起义*首领张士诚,起兵反元,定都故苏(今苏州),自称吴王,控制了太湖流域地区。期间,曾惠*江南人民,一度很是得民心。在被朱元璋打败部队撤出常州时,正逢暗星夜,伸手不见五指,老百姓感谢张士诚执*时关照老百姓,就点天灯和沿路插地藏香,为张氏*队引路。张士诚小名“九四”,也有写作“九思”的,所以地藏香也称为“九四香”“九思香”。又“九四香”是用木屑拌油灰做成,焚烧后的香灰极象狗屎,故人们将错就错,以讹传讹,就把这种香叫成了“狗屎香”。常州人把两人情投意合、感情诚笃就叫做“前世烧则狗屎香的”。

★白露,诗意温婉秋渐深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第十五个节气,白露是全年昼夜温差最大的一个节气。

白露这个节气里,常州民间有好几个主要的民俗风俗。

在白露节气期间,有一个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和春节、端午节,是民间三大传统节日。根据史料记载,古代就有“秋夕礼月”的风俗,“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夕月”,就是在中秋晚上祭月,从汉代到唐代,赏月、玩月的风俗就逐渐形成流行,但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是在宋朝。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如“仲秋节”、“月夕”等,常州民间称中秋节为“八月半”、“团圆节”。在传统节日中,中秋节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它象征着团圆、和谐、吉祥和平安,给人以甜美至纯的心灵感受。

常州也有把中秋节称为“团圆节”的习俗,寓意一家人也能象中秋夜月亮那样“团团圆圆”,这是贯穿于整个中秋节一系列民俗活动的中心主题。古代民众生活在自给自足、相对封闭的小农经济形态的农耕社会里,强烈的家族观念和乡土意识,决定了他们重视团圆聚合,不愿分散别离。这是中秋节为何从古到今受人们重视的重要原因。

旧时在常州,中秋节的习俗中一个很重要的活动是祭月拜月,祭月拜月的形式是“斋月官”,斋月宫时,还烧斗香。斗香是用线香联成的形状四方、上大下小,大的四周各宽约有二尺多,形似宝塔的香斗,最高的有一人多高,斗香的香斗上插有纸扎的龙门魁星。香斗四周糊着纱绢,有的香斗上贴着木刻水印的精美的“唐明皇游月宫”、“嫦娥奔月”、“贵妃醉酒”、“月下追韩信”等戏文故事的图画。香斗底座和撑架上还有一座用金银纸糊扎而成的月宫牌楼,牌坊柱上有金龙盘绕,并有应时的对联,横批上有“丹桂飘香”之类的匾额,这金碧辉煌的月宫牌楼在彩旗簇拥下显得壮丽动人。底座和撑架上还装点着彩色的剪纸,称“斗香花”,斗香花题材有八仙、和合、寿星等吉祥图案,多以蜡光纸刻制,每套十张左右,这种剪纸现已少见。有的以彩色旗旌等装饰,也有的香斗用线香编绕而成,香呈塔形,香的顶部用四角或六角的“斗”形彩色纸装饰在顶上。中秋烧斗香寄寓着人们祈求丰收的美好愿望。中秋团圆晚饭后不久,月亮升起来了,常州人家大都会在院子里摆好一张八仙台(也有人家摆放在大门口的),台子上放着月饼、糍团、芝麻饼、菱角、糯米莲藕、糖芋头等食品。有些人家还把月饼从下往上,底大顶小,叠在一起堆成一座七层宝塔般形状。拜月亮时,点燃蜡烛斗香,除了成年男人以外,一家人虔诚地对空跪拜,祈求全家团团圆圆,平平安安,和和美美。常州民间历来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因为月为太阴,女属阴,男属阳,故女拜男不拜。斋月宫一般都持续到深夜。传说“天门”只有在中秋夜和除夕两次大开,又说这夜到夜深人静之后,有福气的人就能看见五色云气重重绕月,俗称“月华”,见到的人日后就会富贵。

“天门”开在常州有一个传说,相传古时候,横山桥清明山下有个给地主放了20多年牛的长工,仍然是身无分文,娶不到妻子。一次他患了重病,不能再去放牛了,在八月十五这一天夜晚被地主解雇,无家可归,就在山坡上的棵桂花树下躺着,遥望明月,暗自悲伤。说也奇,忽然从月宫中飘来一位貌美仙女,来到他的身边,问明情由,便长袖一舞,赐给这位长工草屋、田地、锅碗瓢勺和锄头犁耙等。长工顿时感觉浑身全是力道,一点病态也没有了。从此,长工过起自耕自种的幸福生活。这件事在村村乡乡传了开来。于是,民众每逢农历八月十五夜就在屋外摆设祭月,仰祈“天门开”,请月宫娘娘恩赐。

斋月宫后,一家人端端正正的坐在供桌前,接受月神的赐福,品尝月神享用过的祭品。据说,祭拜过月亮的月饼是上好吉利佳品,吃了是会有福气的,吃了是会一帆风顺、事事如意的。不少人家,会特意让孩子多吃点月饼,孩子吃了就不会生毛病,就能健健康康地成长。

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吃月饼的风俗据说起于唐代,当时百姓有收早稻磨成米粉,于中秋节吃甜糯饼的习俗。宋代以后早稻逐渐淘汰,演变形成了中秋吃面粉制成的月饼。月饼一词,最早在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有记载,那时仅是一种菱花饼状的点心。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明代《西湖游览志会》记载有“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

常州一些地方有中秋夜“走月亮”,也叫“走三桥”的风俗。这个风俗的特点是在明月当空的中秋夜晚,三五人结伴到处游走赏月,没有目的地,直到尽兴为止,但至少要走过三座桥,而且不能走回头路。结伴行走的人可以互相邀约,男女不限,盛妆出行,有时走到鸡叫天亮了才返回。传说在更早的那些年代,“走月亮”是女人的专利,中秋节晚上,家里的那些杂七杂八的事都丢给男人去做,女人则在斋月宫仪式结束后就可以结伴去“踏月”,让辛苦了一年的女人得到身心放松的一个晚上时间。这有点现代三八妇女节的意思。到后来,走月亮就不仅只限于女人了,而且有了诸如“摸秋”之类别有情趣的内容,有点像现在的“全城热恋”。

“走月亮”时“摸秋”,就是特意到别人家的田地里去采摘一些农作物,瓜果、蔬菜都可以。“摸秋”的由来,常州民间有一个传说,说是在元末,常州地区来了一支农民起义*,这支队伍的将士都是农民出身,他们饱受元*的兵燹之苦,对兵扰深恶绝痛。起义*纪律严明,所到之处秋毫无犯。那天,起义*转移到北塘河岸边,深夜不便打扰百姓,便旷野露天宿营。有几个兵士饥饿难忍,就在田间摘了一些瓜果充饥。此事被主将发现,天明便准备将那几个兵士治罪。村民们得知后,纷纷向主将求情。有一老人随口说道:“八月摸秋不为偷。”那几个兵士因老人的话而获赦免。那天正好是中秋节,从此就留下了“摸秋”的风俗。以后,随着民俗的传承演绎,“摸秋”有了借中秋月圆圆满满期望人生美好的追求和向往的寓意。那些在婚后久不怀孕的女子或新婚想早日得胎的新娘子,在中秋之夜采摘一只瓜果回来,最好是南瓜,因为“南”、“男”谐音,寓意求男孩;如果是想求女孩的,就采摘扁豆,因为扁豆形似女子蛾眉;如果采摘的是白扁豆,那就寓意白头偕老,今后婚姻美满。对孩子们来说,吃过月饼后,长得不高的小孩去摸竹子;小孩不聪明的去摸葱;大多孩子都会去摸瓜果,父母认为孩子摸到瓜果,长大后会不愁吃喝、事事顺利。

斗蟋蟀,也是白露节令期间常州风俗之一。北齐阳休之《秋诗》中有“夜蛩扶砌响,轻娥绕竹飞”句,说的是白露时节,秋夜比白天更加怡人。一弯明月透过窗棂洒下一片清辉,有虫声自田野草丛传来,带点诗词里的平仄音律,不紧不慢地在秋夜里弹唱,高音婉转,低音切切,奏出一片宁和氛围。那弹唱的秋虫里最著名的要数蟋蟀,常州人叫“弹唧”。弹唧的叫声如织布时的投梭声,像是在提醒农妇冬天快到,应该织布了,所以又名促织,民间有“促织鸣,懒妇惊”的俗语。常州还有句老话叫“白露三朝出弹唧”,就是说白露三天以后,斗蟋蟀的最好时节来了。市井百姓养蟋蟀,大都不是为了听蟋蟀的鸣叫,而是用来斗弹唧,斗弹唧是民间喜闻乐见的民俗活动。白露前后常州城里城外,除了小孩也有不少成年人提着竹筒、过笼、铜丝罩等捉弹唧的工具,在田野丛草处,或者断墙颓屋间,砖瓮土石堆叠中,转来转去,侧耳倾听,像在找什么财宝一样。听到有弹唧叫,就四处寻找弹唧洞,用尖草挑或者用水灌,等弹唧跳出来就扑上去捉牢,带回家训养。养弹唧是十分细心的活,喂弹唧吃食,帮弹唧淴浴,如果弹唧病了还要请懂行的人医治,比服侍人还周到。一边养,一边还要训练它的决斗功夫,用一根牛筋草的茎,一头分裂作毛茸茸的丝状,俗称“弹唧草”,用来逗引弹唧围着它拼命的咬,这叫“开钳”。等感觉练得差不多了,就好拿出去斗了。明代陆粲的《庚巳编》卷八记载:“吴俗喜斗蟋蟀,多以决*财物。”白露前后,一批原本无所事事的市井闲人开始捉弹唧、斗弹唧,忙得不亦乐乎。这种带有*博性质的游戏,雅一点的称呼叫做“秋兴”。旧时,东郊公园皇亭那里是最热闹的斗弹唧场所,常常是围得人头挤挤,一个个或蹲着,或撅起屁股,看得津津有味。

在乡村,白露时节常州还有一个种菜的风俗。白露是收获的季节,该成熟的作物,这个时候应该都成熟了,即使该成熟而没有成熟的作物,这个时候也就渐停生长了。同时白露又是播种的季节。白露前后,家家户户都忙着种菜,一些新的生命也会在这个时候萌芽,等待着出世,迎接着冬天的到来。这个时节种菜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如果把握不好,虽然花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到头来也许空忙一场,没有多少收获。不同的菜对土壤、肥料等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菜种法也不完全相同。有些菜只要把地整好,撒下种子,接着常常浇浇水、施点肥就可以了,比如毛青菜、菠菜、香菜等,不必花多大的工夫去侍弄,而大白菜、大蒜等除整好地,还得下足底肥。按照行距、株距下好种子,再蒙上草杂灰,并盖上细土,洒点水,才算播种结束。有的菜种起来更简单,比如南瓜、丝瓜、冬瓜等,连地也不用整,只要挖个坑,上一些底肥,再播下种子,任它风吹日晒,沐雨披露,自由自在地生长,你就等着收获果实吧。有些菜种起来就会麻烦一些,比如莴苣、雪里蕻等,先要整出一块苗圃,育出“菜秧苗”,尔后再把“菜秧苗”按照一定的行距和株距一棵棵地分栽到大田里。

★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第十六个节气,是农业生产上的一个重要的节气。

秋分是个美好宜人的时节,凉风习习,碧空万里,风和日丽,秋高气爽,丹桂飘香,蟹肥菊*。同时,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在忙碌的春播和夏季管理后,人们迎来了瓜果飘香、农作物成熟的季节。和其它节气一样,秋分在常州民间也有很多风俗。

古时有“春祭日,秋祭月”的说法,“祭月节”就是定在“秋分”这一天的。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流传到民间。据说,现在的中秋节就是由传统的“祭月节”来的,只是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而祭月日无月是大煞风景的,所以,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到了中秋这一天。但常州祭月有一个特别的风俗,男人是不能参加祭月的,因为古时有“男尊女卑”的思想,男人是不能给女人下跪的。月宫里的嫦娥是位女人,而且代表阴性,因此在拜月时男子是不能参加的,就是民谚所说的“男不拜月”。早先,与清明类似,秋分时节常州也有扫墓祭祖的民俗,叫做“秋祭”。秋祭一般是在扫墓前,先在祠堂杀猪、宰鸡鸭,吹奏乐曲,进行隆重的祭祖仪式。扫墓时,从始祖或是远祖开始,规模很大,没有特殊原因,同一姓氏宗族人老老少少都是要参加的。

在秋分这一天,常州还有“秋分吃秋菜”的风俗。“秋菜”是一种野苋菜,野苋菜嫩绿,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在秋分这天到田野里去采摘回家,与鱼片一起煨成热汤食用,有顺口溜说:“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还有一种“秋菜”,就是北瓜(也有称南瓜的)。北瓜是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E的食品,经过一个夏天的日照和生长,更是积累了丰富的营养。这些营养中有很多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如多糖、氨基酸、活性蛋白、类胡萝卜素及多种微量元素。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对改善秋燥症状大有裨益。北瓜还有平喘、消肿的作用。常吃,能够预防哮喘、支气管炎等秋季多发病。但是,北瓜虽是好东西,但吃多了不仅会烧心难受,而且会影响脸色。北瓜吃太多,会摄取过量的β-胡萝卜素,沉积在表皮的角质层当中,会使鼻子、前额、手掌、脚掌、眼睛周围、指甲旁等皮肤呈现柠檬*色。营养专家说,可以将北瓜与其他蔬菜搭配着吃,隔一两天吃一次。如果想用北瓜当主食,每天不要超过一顿主食的量。

“粘雀嘴”风俗。在常州乡村,秋分这一天农民按风俗每家都会吃汤圆,而且还要把不包馅心的数十个汤圆煮熟,置放在室外田边地头,让麻雀来吃食,意思是希望麻雀不要来损害庄稼。因此,秋分吃汤圆民间也称为“粘雀嘴”。用汤圆将麻雀的嘴粘住,这自然只是农民的想象和美好愿望,不过也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汤圆的黏性比较大,不易消化,不宜多食。

在秋分这一天常州还有吃糖藕的习俗,有两个版本,

一个是传说这个习俗与苏东坡有关。常州人说,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被誉为“天下第一文人”的苏东坡,与常州有不解之缘,14次到常州并终老在常州。苏东坡十分喜欢荷花,在他常州住地顾塘桥的庭院里,就有一缸白莲。苏东坡常常以白莲来激励自己。他还到常州有名的荷花池去观荷,荷花盛开时去看,枯萎时也去看。看荷看得心情大好,苏东坡还为荷花池旁他经常站立看荷的那间房子题了“天远堂”的名字。这年农历六月廿四,俗称荷花生日的夜间,苏东坡一个人坐在书房里低低地吟起自己写的“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的诗句来。这时,一阵清风吹过,一股荷香飘进窗帘,他顿时像喝了一杯美酒,微微有些倦意。朦胧中,只见那朵朵荷花的花芯里,慢慢地探出一个个胖乎乎的小女孩的面孔来。一张张红白粉嫩的笑脸,实在讨人喜欢。不一会儿荷花女孩一个个站起来了。他们胸口都系着一色的清白肚兜,露出了嫩藕似的手臂,手里都握着一个圆圆的莲蓬,滴溜溜地朝四周甩荡着。一颗颗碧绿的莲子就像雨点一样从莲蓬里喷撒出来。乐得苏东坡伸出手去想抱起那小胖女孩,一下扑了空,险些跌倒,原来是一个梦!说也奇怪,第二天一清早,有朋友来说:“昨天晚上荷花池下了一场莲子雨,塘河里撒满了翡翠般的莲子。这莲子啊,清香扑鼻。剥一颗尝尝,甜津律,凉飕飕既能解渴,又可充饥,可是个宝贝哩!”苏东坡摸摸胡子说:“真有这回事吗?怪不得,昨晚我看见荷花缸里跑出不少荷花女孩来,把莲子撒了满天。这是老天赐予的宝贝啊!”苏东坡精于美食,就用桂花卤煮糖藕,还在藕节中灌糯米,焐熟食用,风味很是独特。从此,常州四乡的塘藕越种越多。由于塘河水质清冽,长出来的藕活像荷花女孩的臂膀,又胖又嫩,吃起来又脆又甜。

另一个是传说与宋代时晋陵一位吴姓县令有关。吴县令十分喜欢荷花,常常以白莲来激励自己,在自家的庭院里也种了一缸白莲。这年农历八月的一个深夜,白居易一个人坐在书房里想着如何加快整治常闹水灾的阳湖治理进度。这时一阵清风吹过,一股荷香飘进窗帘,他顿时像喝了一杯美酒,微微有些倦意。朦胧中,只见那朵朵荷花的花芯里,慢慢地探出一个个胖乎乎的宝宝的面孔来。一张张红白粉嫩的笑脸,实在讨人喜欢。不一会儿荷花宝宝一个个站了起来,她们胸口都系着一色的清白肚兜,露出了嫩藕似的手臂,手里都握着一个圆圆的莲蓬,滴溜溜地朝四周甩荡着。一颗颗碧绿的莲子就像雨点一样从莲蓬里喷撒出来。乐得吴县令伸出双手想去抱起那一个个小胖宝宝,一下扑空,险些跌倒,原来是做了一个梦。说也奇怪,第二天一清早,正在阳湖的河工跑来禀报说:“吴大人,昨天晚上阳山那一带下了一场莲子雨,阳湖里撒满了翡翠般的莲子。这莲子啊,清香扑鼻。剥一颗尝尝,甜津律,凉飕飕既能解渴,又可充饥,可是个宝贝哩!”吴县令摸摸胡子说:“真有这回事吗?怪不得,昨晚我看见荷花缸里跑出来不少荷花宝宝,把莲子撒了满天。这是老天赐予的宝贝,大家要好好把它种起来才是!”从此,常州四乡的塘藕越种越多。由于塘河水质清冽,长出来的藕又胖又嫩,活象荷花宝宝的臂膀,吃起来又脆又甜,满口清香。常州人精于美食,在藕节中灌糯米,用桂花卤煮出糖藕食用,风味很独特。由于阳湖治理工程是在秋分那天收工的。地方上就在这天做了很多桂花卤煮糖藕,慰问治理阳湖的河工。从此,这桂花卤煮糯米糖藕在桂花飘香、金秋送爽的秋分之夜,就成为了常州千家万户必备的小吃。

★寒露,民俗中的真善美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第十七个节气。

农事上,寒露以后就是霜降,天气会更冷,农谚有“禾怕寒露风,人怕老来穷”、“*烟花生也该收,起捕成鱼采藕芡。大豆收割寒露天,石榴山楂摘下来”,提醒农民要抓紧秋收秋种。这时,常州农村全面进入秋收秋种的农忙季节,农谚有“寒露呒青稻,霜降一齐倒”,意思是说寒露以后,稻谷都成熟了,一到霜降就要全部收割,呒老少了。还有,常州民俗认为,重阳节天气晴,则冬至、年初一、正月半、清明也都是晴天,反之,重阳下雨,这四天也会要雨。这些说法当然也不一定灵验,但却反映出老百姓对重阳节气的重视。

寒露节气期间,常州民俗中最被重视的风俗要算是重阳节了。民间以“九”为阳数,所以将农历九月九日称为“重阳节”。重阳节,在常州民间历来有登高赋诗、赏菊饮酒、戴菊避灾、插茱萸驱邪、吃重阳糕等传统习俗。这些传统的重阳习俗,在常州民间最普遍流行的是“登高”和“吃糕”。

重阳登高习俗,这个风俗起始于东汉,到唐代已经非常普遍。《西京杂记》记载:“九月重阳,就此出游登高。”唐代诗人王维也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从那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就能知道在唐朝,登高、插茱萸是当时的习俗。重阳登高的由来,相传与“避难消灾”有关。传说桓景的师傅――“仙人”费长房有一天对桓景说:“九月九日你家将有大难临头。”桓景请“师傅指教解救方法”。费长房对桓景如此如此一说。桓景依照师嘱,九月初九日清晨带领全家登山,果然无事。傍晚时回到家,发现家中牛羊鸡犬全都暴毙……从此,留下了“九九”登高以避灾难的习俗。

常州城内无山,民间重阳登高,城区的民众大都去东郊太平寺内的文笔塔和东郊公园里用泥土堆积貌似小山的“文成坝”攀登,也有文人墨客聚集着到城外西北部的孟河小*山和到城东的清明山去登高。孟河镇至今还流传着一个重阳登高的趣闻,说是东晋时,征西将*桓温率兵驻扎孟城,镇守长江,入乡随俗,农历九月初九带着幕僚随从等人,登小*山,在山上观景、吃糕、饮酒,喝着香喷喷的菊花酒,遥望波涛滚滚的江水,酬唱咏诗,猜拳喝令,十分热闹。酒酣耳热之间,参*孟嘉雅兴大发,一时引吭高歌,激动得手舞足蹈,正兴致勃勃时,一阵大风吹来,把他的帽子吹落到山下去了。孟嘉是个秃头,帽落,露出了一个光头,顿时就醒了酒,一时间十分狼狈和尴尬。桓温将*见状哈哈大笑,在场人也是个个捧腹……于是,“孟嘉落帽于龙山”的故事成了龙城小*山的千古趣事和美谈,小*山孟嘉落帽的那一段山也因此有了“嘉山”的别称。

重阳吃重阳糕习俗。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重阳节吃糕起始于西汉,重阳糕当时称为“蓬饵”,就是黍糕。重阳节吃糕的起因有多种说法,有说是缘于重阳登高的习俗。有山的地方可爬山登高,而无山可爬的地方,就想法找弥补和替代的办法,因“糕”与“高”谐音,就有了吃糕的习俗。还有一种说法,说是在南北朝时,梁武帝规定重阳节是*事操练的日子。这天,萧衍会亲自带兵骑马射箭、检阅*队。相传,后来流行的重阳糕,就是从当年发给士兵的干粮演化而来的。在民间,九月初九天明时,常州不少人家大人会以蒸好的糕搭在儿女额头,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儿女百事俱高,这是古人九月做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羊是吉祥的象征,做两只小羊,以吻合重阳(羊)的意思。常州方言“蒸糕”与“登高”是谐音,糕,寓意了“高”,民间认为重阳蒸糕吃糕是个吉兆,图个吉利,可以步步登高。因此,常州人做重阳糕是很讲究的。一般做重阳糕都要把喻意甜甜蜜蜜的蜜枣、象征生活多姿多彩的红丝绿瓜、增加香味的芝麻、与糕粘合成“高高在上”的茭白丝撒放在糕的表面,而把加了糖的豆沙做馅心,寓意面上光标内心甜。在常州一带农村,民间制作重阳糕更是有一套独特的做法。先要用糯米和粳米拌和,放进石磨里牵糕粉,然后把粉放进粗眼的筛子里筛匀,再放到小蒸笼里,下面铺上干净的夏布,浸水使透湿。接着把糖调入糕粉,铺进笼里,做白糕用白糖,做*糕用*糖。糕粉先铺三分厚。再取用猪油熬熟,调入细粉,加白糖,制成甜油酥,如果吃素的,则用素油调。将这油酥调好后,铺一层在笼内的糕粉上,上面再铺上三分厚的糕粉,用筷子括平。然后洒上芝麻、蜜饯、瓜子仁、枣子、红绿瓜丝等,另外再要切些茭白丝放上。将蒸笼置于镬子上,蒸约三刻钟左右,美味的重阳糕就熟了,开笼后用刀子划出一块块菱形。这种重阳糕,是乡下农民过重阳节都要做的。吃重阳糕就更有说法了,“糕”与“高”同音,吃糕就有了仕途发达高高在上;学有所成步步提高;生活美满节节向高……

常州地方上有一个“重阳节吃糕避灾”有传说。齐梁时,在常州长江边小*山住着一户勤劳善良又善于做善事帮助人的农民,凭着辛勤劳动过着自给自足的日子。有一天,这家主人收工回来,天色已晚,路上遇到一位投宿的老人,农民把老人接到自己家里,好吃好喝地招待。第二天老人离开时,对这位农民说:“九月九日你家中要有灾,必须往高处搬家,越高越好,还要搬到草木稀少的地方,这样可以免灾。”善良的农民听了老人的话,就搬到山上居住了。九月九日这一天,善良的农民从山上往下一看,果然见自己原来住的房子着火了,而且火势向山上蔓延,好在农民听了老人的话,选择了草木稀少的地方,火没烧上来。从此登山避灾的事就传开了。但年年这个时候要搬家,太烦。于是有聪明人想出了吃糕,代替向高山上搬家的办法。“糕”“高”谐音,从此,重阳吃糕可以避灾的习俗就传下来了。重阳节盛行吃糕的风俗,是在宋代,一直流传至今。

每年重阳节前,常州人家家家都会蒸几块以粗粒米粉拌糖杂和,加蜜枣、大栗、红丝绿丝、芝麻星点在糕面的重阳糕,还要接回已出嫁的女儿,一家人聚在一起,团团圆圆吃重阳糕,尽享“步步高升”、“寿高九九”的吉祥愿望。家家蒸糕(争高),人人吃糕(盼高),重阳糕成为重阳期间最受民众欢迎的节令食品。

“感恩敬老”心向善的风俗。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重阳节在发展的历程中也经历了相应的变化,年,重阳节被国家定为“敬老节”。中国有着悠久的孝文化历史,“百善孝为先”,一直以来都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在重阳节这一天里,人们更多的是孝敬老人。重阳节这一天人们带着老人外出登高,形式上我们是观赏风景,登高祈福,实际上是人们孝敬老人的一种方式,因为随着社会老龄化,空巢老人的数量不断增加,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所以我们要更多的抓住机会去孝敬老人。

除了“登高”和“吃糕”、“感恩敬老”心向善的风俗,重阳在常州还有一些地方特色的习俗。在乡村,还有“九月初九日祭田公田婆”的习俗。重阳节时当秋收,这天一早,许多农民会备了祭品,挑到田头,祭祀田公田婆,表示对田地感恩的心情,也祈求保佑来年更大丰收;中午农家会烧鱼肉,煨鸡鸭,吃重阳菊花酒,故有“重阳不吃饱,亏煞种田佬”的俗语。

在寒露节气期间,常州还有一个奇特的风俗――农历九月十三的“钉鞋生日”。钉鞋,古时称“钉靴”、“钉筷”,是一种形似高帮朝靴,用桐油油了布帮晒干后使用的鞋子。这种鞋子鞋底里钉满了特别的钉,踩在烂泥里不打滑,因此被称为“钉鞋”。清代常州籍著名民俗学者赵翼《陔余丛考》中有“钉鞍”的记载,说“钉鞵之名,始见于唐。”“德宗人骆谷,值雨霖道滑,卫士多亡归朱泚,唯李子昇、郭子署、令狐子彰等六人着钉鞋行幐,以至梁州……”但钉鞋明朝时,只有官家在下雨天才有资格穿钉鞋。江南水乡的常州多雨路滑,特别是农村土路雨后更是泥泞难行。旧时贫民百姓都是赤脚或赤脚穿草鞋,妇女也不例外。也有大户人家太太小姐化高价从京城买回钉鞋,在雨天偷偷穿着。直到清代初期,常州人雨天穿钉鞋才普遍起来,街头也有了很多专做钉鞋的匠人。于是,就有了“钉鞋生日”的风俗。光绪《武进阳湖县志》有记载:“农历九月十三日曰‘钉鞋生日’,谚曰:‘九月十三晴,钉鞋挂断绳。’”城乡也有了钉鞋的俗语:“九月十三晴,皮匠老婆要嫁人;九月十三落,皮匠老婆好吃肉。”意思是说农历九月十三天气晴朗,秋冬就可能干旱,皮匠钉鞋生意就清淡,就会穷得没有饭吃,老婆都要改嫁别人去了!如果那天落雨,后面的日子必定是秋雨绵绵,要做钉鞋的人多,皮匠生意好,老婆就有肉吃了。“钉鞋生日”风俗,给人们对寒露节气留下了风趣的记忆。

★霜降,秋收冬藏农务忙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第十八个节气。

霜降是一个重要的农业节气,侍候庄稼的农民,记着了这个铁定的时日。“寒露无青稻,霜降一齐倒”,这是常州乡间祖祖辈辈口口相传的民谚。田野里金色的稻子,一到霜降,就得全部收割,秋收的节气是绝对耽误不得的,因为一误就是一年的收成。但也有农谚说:“麦老要抢,稻老要养。”“三麦”成熟后要及时收割上场,要不然麦穗在阳光下会开裂掉粒,掉粒,就会减产。“稻老要养”是指虽然水稻到了收割的季节,但还是要根据情况仔细观察田里水稻青*的程度,*色较浓一点的先收割。农民称“青,青,青,半天少收一百斤”。意思是水稻的叶、秆如还没有起较浓的*色,带青提早收割半天,每亩要少收一百斤谷物。常州有一些乡村的话很有意思的,开镰收割稻子,不叫秋收,也不叫割稻,而是叫做“捉稻”,好像稍不留神,田里的稻子就会逃之夭夭的。的确,常州地区霜降时节大都处在三秋大忙时刻,是秋后农作物收获的一大时令,割稻等秋收全要开始并结束,“寒露一过接霜降,秋收冬藏农务忙”、“霜降到,呒老少”,意思是“霜降”一到,田里的农作物不论老少,一律都要收割,俗话说“霜降不割禾,一天少一箩“,说的就是霜降后抓紧收割水稻的事,不能贻误了农时。所以,这个节令是农民秋收冬藏最忙碌的时刻,也是喜获丰收最欢乐的日子。秋种上,主要农作有
  中国社会很古老,“国之大事,唯戎与祀”,祭祀充斥各个领域,一年到头都有。但数千年来,腊月始终是祭祀的高峰期,小寒期间的腊八节是腊月祭神的开始。最早是祭祀八位和农业直接有关的神明,既有神农、后稷这类大神,也有猫虎、昆虫这些和农家有关的小神。具体做法是把当年收获的粮食、瓜果、猎物作为礼物奉献于神。由于供奉的神仙多,就烧一锅粥,渐渐就形成了烧“腊八粥”的习俗。

腊八活动不仅民间搞,帝王家也搞得火热。唐代杜甫的《腊日》写道:“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描述了帝王家腊八节发护肤品和补品与民同乐的场景。汉代以后,佛教渐渐深入中原,看到腊八节如此火爆,就宣示佛祖是腊月初八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的,主张这一天要煮七宝五味粥布施天下。由此,腊八节更加盛行。到了宋朝,年迈的陆游某年腊八散步乡间,看到“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表示那时腊八粥在乡下已被称作“佛粥”了。如今的腊八粥更是千姿百态,孩子吃得热闹,老人吃得养生。

小寒节气一般在农历十二月,这个时间段,常州还有个“乱腊无禁忌”习俗。常州民俗中搬家、破土、安葬等都会看风水,查方向、选日期,禁忌很多,怕碰到“太岁”遭来灾祸。但在小寒节气期间的农历十二月(腊月),民俗认为是新旧“太岁”交承之时,属“开放”时段,也就是俗话说的“乱腊无禁忌”,无论什么方向都无凶,要搬家、破土或做平日要看风水子做的事情,尽可放开手脚去做。

小寒这天吃咸饭是常州民间的一个风味食俗。咸饭的主料是青菜,大多人家是用青梗菜,这时的青梗菜已经过霜冻,变得又甜又糯,加上的咸肉都是百姓自家腌的,又香又鲜。一般人家做咸饭的过程很简单,但讲究咸饭有风味的人家就繁杂一点――咸肉切成丁,大小根据自身喜好而定,青菜洗净切好后,再改正刀,切得比平常炒菜小一点。接下来往锅中加入洗净的粳米和适量的糯米,再加进正常煮饭的水量。然后在另外的炒锅里加少许油,倒入咸肉丁煸炒一番,煸炒过的咸肉丁连同锅里的油一起倒入饭锅里稍做搅拌,这样就可以按照煮饭程序开始煮饭了。等饭煮好后,不需要焖,另用炒锅放少许油,倒入青菜炒一下,菜略为变软就行了。关火加少许盐调味,将菜倒入煮好的饭中拌均匀,然后再焖几分钟,就可以起锅食用了。这样煮起来的米饭十分鲜糯可口,吃时再放点熬熟的猪油,就更加喷香,可与腊八粥媲美。

小寒这天吃风味咸饭的食俗自古就有,如今,这个习俗已经逐渐淡薄,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咸饭就是普通的饭,不如羊肉和狗肉有风味,特别是羊肉汤增加人体热量,有助于冬天保暖。但也有人家创新食俗,小寒这天也煮咸饭,再配上一锅热气腾腾的羊肉汤,让人垂涎欲滴,却更能去湿气、暖心胃、补阳气,称得上“一九补一冬”。

★大寒,冷冻逆极春天来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最后一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大雪节令期间,是农历新年前,常州城乡人家在腊月二十三送灶家菩萨上天后,就忙碌着大扫除掸檐尘、做团子蒸馒头、杀年猪干河塘捉鱼、做米酒、过年祭祖宗等事务,准备过年了。集市上也铺满了年画、春联、糖果、炮仗横鞭等喜庆物品销售;剃头佬夹着包裹,挨家挨户理发,让每个人变得清清爽爽;卖香烛的师傅也挑着担子一颠一晃地走过来,散发着浓浓的檀香味;裁缝师傅,无论是坐店的还是上门到人家家里,都加紧给人家做新衣……过年的味道是越来越浓了。这个节气的常州民俗,也是丰富多彩,别有特色。

“杀年猪吃年饭”的风俗。常州乡村人家杀年猪一般在腊八过后就陆续开始了,但多数人家还是选择在家人全部团聚后的日子里。在杀猪的那天一早,家庭主妇就会烧好一大锅水,男主人会摆放好挂净猪的木梯子、搭斩肉台案等事务。一到杀猪佬进了大门,家里无论大人小孩就不能再说话,特别是不能说忌讳的话而影响了杀猪佬的情绪,弄出点什么麻烦来。杀年猪是一个家庭的非常重大的事情,除了预定好的时间一般不能更改外,动刀的过程也是不能出一点差错的。一切都十分讲究,尤其是宰杀时的第一刀,无论对主人还是杀猪佬来说都至关重要,俗信认为杀猪能否一刀毙命,将预示着这个家庭和杀猪佬来年运气的好坏。一切准备就绪后,主人会燃放起一挂鞭炮,以示喜庆和庄重。在杀猪佬小心翼翼但又很果断地对着猪下巴一刀下去,血随刀出,直喷事先放好的一个木盆里时,家庭主妇要赶紧用*裱芯纸醮点猪血,快步跑到猪圈前焚烧,嘴里念念有词,祈祷来年家人平平安安、家事顺顺当当,猪羊牲畜肥肥壮壮。杀猪过程中,最讲究的是落猪头这个环节,首先是不能说“落猪头”,要说“拾元宝”。主人家在“拾元宝”之前要准备好茶叶、绿豆、大米、*裱芯纸、鞭炮、香烛之类祭祀物品摆放在已被刮洗得雪白光亮的年猪前,进行一番祭祀后,才由杀猪佬将头上还特意留有一撮毛的“元宝”落下来,让主人拿去恭敬地摆放在客堂的案桌上,然后在一阵鞭炮声中刮去猪头上那最后一撮毛,还要把割下的猪尾巴横放在猪头的嘴巴里,寓意“年年年头接年尾”。

吃杀年猪饭,常州乡村也叫“吃年饭”。乡村人淳朴,重乡情,大家住在一个村里,多多少少有点沾亲带故,杀年猪这天,杀猪饭是一定要吃的,烧一锅白萝卜煨肉,炒几盆诸如大蒜炒猪肝、雪里蕻炒肉丝,炖一钵猪血汤等菜,端出自家酿的米酒,把左邻右舍三亲六眷都找来吃上一顿,而且来的人越多越好,主人家越会感到有面子。吃杀年猪饭,邻里乡亲一起聚个餐,半个村人都吃到,一来庆贺今年的丰收,二来借此联络感情,拉近大家之间的距离,那些平时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结下的怨恨,常常在你敬我敬中一笔勾销。在乡村,杀年猪吃年饭,往往要持续到腊月廿九小年夜那天。

过年时的“祭祖炯怏”习俗。“祭祖炯怏,连接着“烧路头”,如果是在大年夜“过年”的,还有一个接灶家菩萨的项目。祭祖炯怏时的供桌桌缝要朝大门,桌子三面放长凳,有凳的一面放小酒盅和碗筷,然后再摆放供品,供品有荔枝、柿饼、大栗、桔饼四碟干果,寓意利市大吉;然后点燃香烛,把三荤(红烧肉、扁鱼、整鸡)三素(百叶、豆腐干、豆斋饼)六样菜同时端上供桌,再在小酒盅中倒酒,倒酒不能一次倒满,隔点时间添倒一次,一个祭祀过程要添倒三次;以后再把其它菜肴逐个端上,其中豆斋饼和用豆芽菜烧的“家祭头”是不能少的;酒过三巡后,就要盛上乌豇豆和白粳米一起烧的年夜饭,俗称“春饭”。炯怏时,家人分立供桌两侧,不能嘻笑,说话不能高声,不能碰动供桌和坐椅。每次添酒和上春饭时,家人都要按长幼顺序跪拜磕头,口诵:“慢慢吃啊,多吃点啊……”盛上饭后大约半个小时,就可以给祖宗“送钱”,“送钱”就是烧化白钱纸、冥币、锡白制作的元宝和银锭,等烧化完后要拎起凳子轻轻地挪一挪位置,表示“送客”了。然后,把供桌上的饭菜全部端到灶台上去“搁一搁”,再把供菜加加工热一热,这样“祭祖炯怏”才算完成。接着就是“烧路头。“烧路头”就是接财神,祈求财神给主家带来好运,来年财运亨通、生活富裕。敬财神的祭品与众不同,需用猪头、鲤鱼和公鸡。在祭祀中要热闹,要点灯放炮仗,取“闹发闹发”的吉语。大年夜“过年”的人家还要“接灶家菩萨”,就是把灶家菩萨的神像放入灶龛中,供上鱼、肉、酒,感谢他“上天宣好事”的旅途辛苦,欢迎他“下界保平安”及继续履行“督察人间善恶”的职责。

过年祭祀中的“斋土龙”习俗。进入腊月以后,常州人家家家都会进行俗称“过年”的祭祀,一系列的祭祀仪式中,有一种叫“斋土龙”的仪式。“斋土龙”是有常州地方特色的龙崇拜遗俗,明清时叫“蛮宅”,乾隆年间著名藏书家吴骞在《桃溪客语》一书中写有“毗陵之俗,多于幽暗处筑小室祀神,谓之蛮宅,神形人首蛇身”的句子,近代常州人称“斋土龙”仪式为“安宅”,也有一些地方称“谢宅”。

旧时,常州世俗认为,住宅是有“宅神”(俗称“屋基亡人”)的,宅神就是老宅中出现的“家蛇”。常州人家对“家蛇”一向是恭敬崇拜的,并把它的出现看作是家宅吉凶的预兆:“家蛇”出现在米囤里、箱柜中或床铺上,就是“昌龙”,是吉祥的征兆,发财的先示;“家蛇”如果悬挂在大梁上屋檐下,那就是不祥的凶兆,家里要有灾祸出现。世俗认定,“家蛇”是神,“家蛇”出现,不管主凶主吉,都只能“嘘,嘘……”地驱赶,也可以在出现的最近处烧化点*钱纸,是禁忌捕捉和打杀的。蛇,历来是被常州人称为“土龙”或“小龙”的,而人类的祖先女娲就是古人心目中的“土龙”。“斋土龙”,就是古代民间“腊祭”中祭祀“宅神”、“土龙”,祈求神灵护佑家宅平安的一种礼仪。

“斋土龙”礼仪与其他民间祭祀有着许多不同的地方,主要有:一、一般的祭祀,如“炯怏”等,香烛供品都是安放在供桌上的,“斋土龙”是不用供桌的,而是将香烛供品直接摆放在地面上的。二、祭祀设供的方位,一般是坐北朝南,“斋土龙”是靠山头墙,可以坐东朝西,也可以坐西朝东,以示“宅神”就在家里。三、盅筷摆放数量,一般祭祀按所祭神祇或祖先的位数摆放,“斋土龙”是按农历月份数来定,平常年份摆放12副,闰年要放13副,一盅一筷依次一字形排列,酒菜先上,点燃大半支香时上饭。四、上供的“三荤三素”也与一般祭祀的“三荤三素”大致相同,但荤食中的肉是猪头,鱼是鳊鱼,蛋是煮熟的鸡蛋;素食是用油熯(音同“汉”,意思是焙,或是用极少的油煎)过的豆腐干、百叶、豆斋饼。“三荤三素”只要半生半熟,撒点盐就可以了。与一般祭祀不同的是,供品中有放在一只小竹篾筛子里用米粉做的“土龙”,土龙包括一条盘着的米粉龙和12个(闰年有13个)米粉碗,碗里装满糖元那么大的实心小团子。放“土龙”的小竹篾筛子要放在盅筷的前面。“安宅”仪式结束后要把土龙头扭一扭,然后放到挑稻麦的竹萝里,上面盖上棉絮,待到明年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那天早上,才拿出来加上青菜等笃面条吃;另外要在一竹篾大筛子中,放一个升罗,升罗里装着白米,米上插秤、尺、镜子、线板、剪刀和针箍,靠墙放在地上,祈求人安宅宁,称心如意。五、“斋土龙”礼仪一般是在下午进行,要排在“过年”系列祭祀的第一位。

常州民俗祭灶神,也称“送灶接灶”。送灶,常州有“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说是在明朝时就有规定,官府的送灶日是在腊月廿三,庶民百姓是腊月廿四,长年生活在水上的船家是腊月廿五。不过到民国年间就没有那么死板了,有的地方在腊月廿三,有的地方在腊月廿四。传说这天要送灶神上天向玉帝汇报他所在人家的善恶功过。常州称灶神为“灶家菩萨”,是玉帝委派到民间的“特使”,负有监察这一人家的“是非善恶”、提供玉皇大帝决策“奖善惩恶”的重任。罪恶一旦被灶家菩萨批露,大罪要减寿三百天,小罪要减寿一百天。因此,旧时无论是官还是民,对“送、接灶家菩萨”都是十分虔诚的。送灶仪式一般是在吃过晚饭后开始的。常州民间有“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只能由男子来操持。烛明香绕后,当家的男人要来磕头作揖打拱,嘴里念念叨一番“腊月二十三,灶家菩萨您上天,嘴里吃着糖团子,玉帝面前多好言,大年三十回家来,有米有面有酒有衣穿”的念辞,然后在灶台的锅盖上摆好供品,给灶家菩萨的供品是不讲究的,不须用鸡鸭鱼肉、干鲜果品之类,但有一样糯米做的甜食品――送灶团子是必不可少的。送灶团子和其它团子不一样,是用红糖水和糯米粉搓成的球型实心甜团子,蒸熟后供奉。据说灶家菩萨敦厚老实,又恪尽职守,一家人家的大大小小事都看在眼里,好坏善恶他心里一本帐明明白白。为了不让灶家菩萨在玉帝面前报流水帐,主人家在祭灶时只供甜团子,好让他多向玉帝说好话和甜蜜的话。在祭灶供品中,还要摆上几颗鸡蛋,据说是给狐狸、*鼠狼之类的零食。狐狸、*鼠狼之类都是灶家菩萨的部下,要打点一下。有送有接,十二月廿三送,大年夜就要接,接灶也简单,在灶台原神像位置上用浆糊贴好“请”来的新灶家菩萨神像,贴上新崭崭的“上天言好事 下界保平安”对联,摆好送灶时做的供品,点燃香烛,全家人跪拜磕三个头,接“灶家菩萨”“下界”,供奉起来,让他继续履行“督察人间善恶”的职责。这样,接送灶的风俗,表现了民众对祈求平安生活的向往。祭灶之后,人们基本上就停了买卖、作业、农事等,准备过年的必需品了。

作者简介:

陈立仁,中国民俗学会会员,常州市故事学会副会长,作品散见《民间文学》《羊城晚报》等报刊,出版有《常州年节风情》《风俗常州》《常州礼俗古今谈》等作品,多篇作品选入高中语文试卷,并获得省市等级奖励。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

庆祝“中华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五周年

年度“中华二十四节气”文学作品大奖赛面向海内外华语作家诗人征稿启事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二十四节气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记录人们在二十四节气特定时间发生的盎然诗意,现经《文学与艺术》《世纪诗典》《中外华语作家》《世界诗人》《新时代诗典》五大微刊、《都市头条·中华精英》《都市头条·中国文学》《华人头条·新时代中国文艺》《今日头条·文学艺术现场》《金榜头条·当代文坛》五大头条、《世界作家图书馆》《中国文学档案馆》《中华汉语文史馆》三大馆编辑部研究,决定联合举办年度“中华二十四节气”文学作品大奖赛,自即日起面向海内外华语作家诗人征稿。

一、征稿体裁:

散文(每篇不超过字)、诗歌(每首30行以内,现代诗、古体诗、歌词、辞赋、散文诗均可)。每人散文限投1—24篇,诗歌1—24首(古体诗三首以上),请勿重复、反复、变换名字投稿。

二、征稿时间:

年11月1日—11月30日

三、评选奖项:

征稿结束后将评出金奖、银奖、铜奖,优秀奖以及其它奖项若干:

1、金奖1名,奖金0元,颁发牌匾、获奖证书;

2、银奖2名,每人元,颁发牌匾、获奖证书;

3、铜奖3名,每人元,颁发牌匾、获奖证书;

4、优秀奖10名,每人元,颁发牌匾、获奖证书;

5、并评选出“我眼中最美的节气、最能打动人心灵的节气、我最喜欢的节气、我最喜欢的节气作品、我最喜爱的十大节气作家(诗人)”等奖项。

四、投稿方式:

1、电子邮箱投稿:mingjie

.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1年度中华二十四节气文学作品大